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推荐

就地过年亲情不减温情更满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林伟 丨 时间:2021-02-19 丨 责编:王鑫 乐水

林伟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春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起,已在中国传承了两千多年,对华夏儿女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特殊意义,承载着人们的身之所向,心之所往。有首歌曲是这么唱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歌词道出了人们对新春的热切企盼和美好愿望。在外辛辛苦苦学习工作一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春节回家吃个团年饭,享受天伦之乐、生活之美。这寄托着对家国故土的依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安康的追求。

“牛”转乾坤又一年,防控疫情非等闲。入冬以来,我国局部地区出现了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发病例,导致疫情防控形势趋紧,让许多人克制着“倦鸟归巢”的本能反应,选择了就地过年。这既有利于防控疫情,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又有利于家人的健康平安,更有利于守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安则民无忧”,这种看似“完全被动”的选择,其背后体现的是对疫情防控的硬核支持,彰显了舍小聚、顾大局的担当精神,以及在这一特殊时期所展现的深厚浓烈的家国情怀。

就地过年,暖在心头、爱在身边。春节前夕,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吉林等省份,纷纷发出“就地过年”的倡议,放出了给红包、发补贴、送消费券、景区免费、公交免费等一系列的“大礼包”,鼓励返乡人员就地过年。这不仅让“就地过年”成为新春伊始的热门词汇,更让“就地过年”的温度直线上升,在衣食住行、休闲娱乐、交通出行、购物消费等方面多了暖心、贴心、安心,多了舒心、放心、顺心,使今年的春节拥有了别样的年味、别样的团圆、别样的家国情怀。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华夏儿女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作为百节之首,家家户户团团圆圆,岁岁年年和和美美,是春节最温馨的期待、最美好的企盼。但这种圆圆满满、和和美美,离不开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没有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是不可能实现的。在“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之时,无论身处温馨家中,还是远在异地他乡,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共祝国泰民安、国强民富,就是家国情怀的驱动使然。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就地过年,人人参与。这种过年方式虽然拉开了“物理距离”,却没有改变人与人的“心理距离”。从发达城市到偏僻农村,从北疆边陲到南海之滨,春节期间,通过网上视频、电话问候、短信交流、微信互动等方式“云拜年”,传达节日问候和祝福,让浓浓的亲情自然流淌,使2021年的“就地过年”与“返乡过年”一样,成就了其乐融融的幸福时光,成为别样的春节、别样的温情、别样的见证,刻画在新时代的光影里,让今年的春节同样洋溢着祥和、快乐、幸福的味道。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别样的春节,别样的团圆,让亲情不减、温情满满,使家国情怀神飞气扬,如礼花般绽放,为我们在新的一年更好地拼搏奋斗,积蓄了能量、激发了动力。踏着迎春的脚步,带着这份深厚浓烈的家国情怀再出发,用不懈奋斗创造更多的圆满和美,就能让个人梦、家庭梦深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使千千万万个家庭真正成为国泰民安、国强民富的重要基点。 (责任编辑:王鑫 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