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中国积极推动乌克兰问题的解决,尽显大国担当

2023-04-29 07:50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叶天乐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4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双方就中乌关系和乌克兰危机交换了意见。这是乌克兰危机开始后,中乌领导人首次通话。也是中方提出《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以及习近平访问俄罗斯之后,中国在劝和促谈、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上再次迈出的重要一步。

2022年2月爆发的乌克兰危机,至今已超过400余天,成为冷战结束后欧洲持续时间最长、造成损失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地区冲突。一年多来,乌克兰危机的走向与解决途径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危机伊始,中方便多次呼吁双方同国际社会一道和平解决争端,避免走向更大规模的对抗。在国际层面,中方支持一切有助于缓和乌克兰局势和政治解决的努力,反对一切不利于推动外交解决,甚至是局势升级的行动。中方多次表示,愿推动乌克兰局势缓和发挥建设性作用,并愿为克服人道主义危机作出努力。

一年多来,虽然战场形势发生多次变化,世界风云变幻不定,国际舆论风向多变飘忽,但中国始终站在和平一边,始终保持劝和促谈的核心立场。习近平相继提出“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向世界阐明了中国的坚定立场。中国不带偏见、不设前提、不“带节奏”的和平态度,赢得了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理解和认可。

一年多来,中方始终在为劝和促谈作出努力。习近平在同美国、俄罗斯和欧盟各国高层会谈中多次呼吁和平解决危机,并坚定承诺中方愿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中方在积极撤侨的同时,还向乌方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在危机朝着和平解决的方向前进时(如俄乌会谈、建立粮食走廊等),中方多次表达了支持与欢迎。

《战国策》曾言,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隔岸观火、拱火浇油、趁机牟利不是君子所为。冷战结束后,中俄、中乌保持友好关系均超过三十年,中国为俄乌两国的各自发展振兴提供了重要助力,也理解双方当前矛盾背后的历史经纬。对中国而言,友邻交恶,无论谁是谁非,都不能煽风点火、背后支招,而应当呼吁双方尽快平息怒火,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保持克制与冷静,管控好当前危机。正是在此背景下,习近平与泽连斯基的通话,更加彰显中国的大国担当与责任。

和平解决危机,中方义不容辞。中国曾因战争陷入分裂,曾因战争而受人欺侮,也曾因战争牺牲无数华夏儿女。作为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参与者、建设者,中国深知战端一起,没有赢家,即便是胜利者也必须承受生命与资源无端的损失与消耗。作为世界大国,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始终相信应当支持和平、支持沟通对话、支持实事求是。兵戎相向给千万家庭带来的除了痛苦还是痛苦,“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的历史悲剧,不应当在当今世界重演。

和平解决危机,中方可提供更多可能性。作为文明古国,中国人历来崇尚不走极端、不认死理、切实可行的“中庸之道”。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国既有“将相和”“管鲍之交”“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历史智慧,又有“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三大矛盾分步解决”等具体的处事经验,更有近期促使沙特、伊朗复交等具体的外交实践。

作为东方智慧的代表,中国人始终相信有冲突就有变化,有变化就有发展,有发展就有前途,有前途就应当支持。以美西方国家的“零和”思维来看,似乎当今乌克兰危机已成“死局”,而对中国而言,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灵活的处理方法,“死局”也终将有拨云见日、否极泰来的一天。

当前俄乌局势虽仍不明朗,实现和平的路途依然坎坷不平,但和平解决危机、呼吁理性思考的声音将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响亮。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历史终将证明,中方当前所作的努力与呼吁,是推动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积极力量,中方必将朝着这一目标继续努力。

(责任编辑:安然 华章 宇馨)

【责任编辑:安然 华章 宇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