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青年学习班】提升“四度”让调查研究更有“段位值”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深入调查研究”作为全面落实主题教育目标要求的重点措施,要求按照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进行问题梳理、难题排查,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要,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只有真正让调查研究有高度、深度、广度和厚度,才能破难题开新局。
在“调”上用心,让调查研究有高度。调查研究不能打无准备之仗,选准课题是搞好调查研究的第一步。要坚持“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出真招、求实效,胸怀“国之大者”,始终站在党和国家需要的高度去思考问题、谋划工作、推动实践,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正确处理大我和小我的关系,不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更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损害全局利益;把正在做的事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观察、来谋划,总结经验规律,把握发展脉络,坚定前进方向,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吃透“民情”抓调研,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紧盯群众最关心、基层反映最强烈、与人民利益休戚相关的问题,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选题”提实际。
在“查”上用力,让调查研究有深度。“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不能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做调查研究,更多从基层角度出发,坚持问题导向,既要身入心至又要沉下身子,把脚伸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耳闻”、沉到一线“目睹”、走进现场“心领”、投身实际“神会”,以此来获取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实际调研阶段,要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多采用“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调研,把问题谈开、把情况摸准。此外,调查研究必须务求深入、透彻、细致,不能偏听偏信,要甘当“小学生”,虚心向人民求教,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力争将困难和问题抽丝剥茧,理清头绪,牵住牛鼻子,化解矛盾、防范风险、致力发展,以真抓实干劲头不负党和人民重托。
在“研”上用智,让调查研究有广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系统周密的研究,不断把零散的、感性的、粗浅的认识系统化、理论化、精细化,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内在的联系,得出正确的结论。要科学辩证分析调研中的问题、数据、案例、原因、优秀做法等,深挖细查、注重细节,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剖析问题内因外因,准确把握痛点难点。坚持在调查研究中增强本领,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努力从生动实践中汲取营养、增长智慧,不断增强调研本领、创新方式方法。要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深入研究问题,分析客观规律,为决策提供“第一手”科学依据,将调研成果真正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
在“究”上用功,让调查研究有厚度。“一语不能践,万卷空徒劳”。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研成果的运用,能否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后半篇文章”写得好不好就体现在调研成果是否充分运用、问题是否成功解决。要针对调研中发现和反映的问题制定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明确责任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采取“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的方式推动解决。对群众“火烧眉毛”的急难愁盼问题要做到立行立改,将问题解决在一线。对于难以现场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要善于“解剖麻雀”“庖丁解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问题“件件抓在手中”,以静水流深的稳劲推动破题之举、落实应对之策,真正把“调研指数”转化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作者: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