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三公"经费持续减少,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成常态

2023-07-12 15:1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财政部部长刘昆日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2022年中央决算报告。从报告内容来看,2022年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中央决算情况总体较好。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28.24亿元,比预算数减少24.76亿元。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多年来,“三公”经费持续减少,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已成为一种常态。2022年在预算紧之又紧的情况下,“三公”经费再一次压缩,“减”是为了加,增加改善民生的分量,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是空口说白话,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资金的筹集从何而来?一方面要抓好“开源”,改革创新挖潜力,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竭尽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发展成果。另一方面要“节流”,节省第一笔钱,把钱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各级党政部门减少“三公”经费,为“纾企解困”增添分量,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加热度,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推进民生改善。

“三公”经费降,工作效率提。多年来,各级部门以党建为引领,党政机关作风有了较大的改变,开门问政,开门问需,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民办实事解决难题,“马上办”“快速办”已成为一种常态。网上办、一键办、一个窗口办,不见面的审批、验证、诉求受理……“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政务服务高效率 群众和企业办事更顺心,开支做“减法”,服务做“优法”,市场做“乘法”,经费降,降的是成本,提升的是效益效率,此种“降”,文件瘦身、会议减少……作风更加扎实,为民服务水平大为提高。

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将过“紧日子”的思想进行到底。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不论条件再好,生活水平再高,都必须传承好。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要严于律己,服务为民,带头抑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从点滴做起,从细节抓起,防止“跑冒滴漏”,严禁铺张浪费,掌好权、用好钱。党政机关是节俭的先行者,从自身做起,从点滴中省,把“苦日子”过出“甜味”,甘当“自找苦吃”的践行者,以实际行动当好“节俭”的“表率”,让“厉行节约”蔚然成风。

“三公”经费一减再减,民生资金“只增不减”,为民生保障加力,为经济发展加码,以党政机关的“紧日子”,换取群众的“好日子”,彰显出“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张含韵)

【责任编辑:蒋新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