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美国炒作所谓“经济胁迫”是遏制打压中国的新借口

2023-08-23 00:1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马雪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

近来,美国频频炒作所谓中国“经济胁迫”,威吓盟友。这实际是美国对华开展舆论战的手段之一,也是为联合盟友遏制打压中国找借口。

5月以来,美国总统拜登、财政部长耶伦等政府高官频频发声,谴责所谓的中国“经济胁迫”;在G7广岛峰会上,美国又引领各方共同应对“经济胁迫”,目标直指中国;仅5月,美国国会众议院规则委员会、“美中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外交事务委员会就相继召开听证会,讨论如何应对所谓中国“经济胁迫、侵略和掠夺”。美国以“中国操纵贸易、援助和商业投资,通过强加经济成本影响他国决策,进而实现自身战略意图”,企图给中国扣“经济胁迫”的帽子。

美国热炒所谓中国“经济胁迫”有其深意。政治上,美国通过制造靶子,激发国内危机感,驱动中美竞争。美国认为“经济胁迫”是“中国威胁论”的现实反映,通过渲染所谓“中国威胁”,美国可成功在国内推动“对外投资审查委员会”“出境委员会”建立,促使《外国公司问责法》《基础设施建设和就业法》落地,吸引私募和风险投资基金回流。

外交上,美国通过公开谴责所谓中国“经济胁迫”,提升其国际领导力,促使西方“团结”。美国热炒“民主人权”“强迫劳动”等议题,仅能推动部分西方国家在单一领域与美国“一致对华”,美国以报复所谓的中国“经济胁迫”为由,则可以联合他国对中国采取旅行限制、加征关税、进出口限令、经济制裁等共同行动。

经济上,美国通过所谓“经济胁迫论”代替“疫情中断论”,继续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疫情结束后,美国急需其他理由使其供应链“近岸外包”“友岸外包”合理化。美国通过诋毁中国形象,“揭露中国经济和商业生态系统不稳定”,说服其他国家将产业迁出中国。通过孤立“受损国”减少“向中国让步”,协助“受损国”调整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助其更快对华“脱钩”。

本质上,美国惧怕中国疫情重新开放后,重新激活经济实力,建立系列法律和法规,在国内合理使用市场准入、数据监管、技术标准、政府采购和反垄断,塑造美国企业行为。美国更惧怕的是,中国对关键供应链的控制和贸易影响力,改变美国盟友决策,最终形成可与“美式制裁”相匹敌的国家经济安全工具。

综合看,美国对所谓中国“经济胁迫”的总体认知和集中反制带有战略性色彩,反映其对华竞争的政策总基调,很可能对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造成重大挑战。

一是美国炒作所谓“经济胁迫”可能引发全球反华情绪。在当前欧洲、拉美国家民粹思潮持续上升态势下,美国“诋毁”“抹黑”举动极易触动这些国家敏感神经,引发所谓“中国经济胁迫论”盛行。如果中国相关贸易和投资项目因管理不善造成不良影响,上述态势更易全面发酵,中国面临的舆论风险将大增,给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成冲击。

二是美国炒作所谓“经济胁迫”可能对中国产业布局造成显著挑战。美国通过构陷所谓中国“经济胁迫”,增加其盟友和伙伴国家对供应链风险和脆弱性认知,进而构建排华供应链。这将抬高中国制造业成本,刺激部分中低端制造业跳过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外迁至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扰乱中国国内经济与劳动力市场,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劳动人口总体萎缩的背景下,对中国不利影响可能加深。同时,美国建立的经济盟友网络既包括新技术产品协调分配,又包含涉及生产、设备及材料的全产业链及投资管制,对华形成围堵,可能迫使外国企业重新评估在华现有业务,需新投资维持现有业务的部分外企项目会因不确定性而暂停或放弃。

三是美国炒作所谓“经济胁迫”可能令中国承受体系性遏制压力。继《反经济胁迫法案》主张构建反制中国经济反击的“盟友圈”后,美国两党相继又在国会发起《确保透明操作以防止中国滥用国际融资法案》,建议削弱中国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影响力,《对“丝绸之路”说不法案》考虑在主权数字货币领域对华出招。

预计,未来美国排华之举将不仅限于产业链领域,而是将构建全面遏制和打压中国的经济金融生态系统。同时,美国借所谓“经济威胁论”与盟友合作或从双边扩展至灵活多边,可能由此推动不同联盟进行关键和新兴技术合作,还可能将该合作延伸至国际机构中,拓展其合作空间,给中国造成更大压力。

编审:郭素萍 高霈宁 张艳玲

【责任编辑:刘维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