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见智丨重整行装再出发的中澳关系

2023-11-07 17:10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1月6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当前,中澳两国已恢复各领域交流,走上了改善发展关系的正确道路。阿尔巴尼斯总理此次访华,是中澳关系的一件大事,中澳双方正站在 “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基础上,努力推动“携手合作向未来”。

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澳总理阿尔巴尼斯时的讲话无疑是观察中澳关系的权威参考。为更全面理解中澳关系,中国网《见智》专访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孙兴杰,多角度解读这场重要会见。

【采访/中国网 蒋新宇】

《见智》:您对澳总理阿尔巴尼斯的访华之行有何独特观察?

孙兴杰:澳总理阿尔巴尼斯的访华之行备受关注,从时机上来说,今年正值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访华50周年之际,惠特拉姆曾领导澳大利亚于1972年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成为首位访华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的访问也是澳大利亚总理时隔七年的再度访华。因此,中方将本次访问定义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阿尔巴尼斯访华意味着中澳关系重归正轨。去年巴厘岛会晤之后,中澳关系逐步回暖,中澳关系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低位徘徊之后,重新回到正确轨道。

去年以来,西方国家政要频繁访华,其中欧陆国家领导人来访占比较多,澳总理阿尔巴尼斯是继新西兰总理希普金斯之后又一位访华的西方国家领导人,考虑到目前中美关系也呈现回温态势,阿尔巴尼斯的访华会进一步推动中国同英语国家关系的发展。

《见智》: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一开始便明确指出,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澳两国恢复各领域交流,走上了改善发展关系的正确道路。澳总理阿尔巴尼斯也表示,澳中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对话合作才是正确选择。您认为中澳两国恢复交流、走上改善发展关系的正确道路的原因有哪些?

孙兴杰:国家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在相互试探和磨合过程中形成的,过去几年的中澳关系遭受了一系列挑战,除了外部因素的影响之外,澳大利亚也在重新审视和界定中国的角色,当然,澳大利亚大选之后,工党上台执政是中澳关系重新校准的契机。阿尔巴尼斯的对华政策可以理解为“二分法”,一方面积极寻求对华合作;另一方面,在自认为必要的情况下也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可以说是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寻求与中国的经贸合作。阿尔巴尼斯改变了莫里森的“一边倒”政策,试图在中美之间扮演更加灵活的角色。

《见智》: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中指出,中澳同为亚太地区国家、二十国集团重要成员,两国没有历史恩怨纠葛,没有根本利益冲突,完全可以成为相互信任、相互成就的伙伴。如何理解中澳没有历史恩怨纠葛,没有根本利益冲突,完全可以成为相互信任、相互成就的伙伴?

孙兴杰:安全和发展是各国都关注的重大利益。从安全的角度来说,中国对澳大利亚不构成威胁;相反,在气候变化等问题上,中国和澳大利亚以及南太平洋很多国家有巨大的合作空间。

澳大利亚近年强化了与美国的安全合作,这些合作对澳大利亚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安全感”。

历史上看,中澳之间并没有发生过安全冲突。在20世纪上半期,澳大利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也不是中国,而是与中国面临着同样的外部威胁。

就发展而言,中澳是优势互补的贸易伙伴,中国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对华贸易占澳大利亚对外贸易的25%,而澳大利亚也是中国重要的原材料进口地。中澳之前签署的自贸协定符合两国利益,同时也顺应世界贸易潮流。

《见智》: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同澳方开展更多三方、多方合作,支持南太平洋国家增强发展韧性,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在开放包容中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开放包容”对于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有何重要性?

孙兴杰:亚太地区在二战结束之后进入了快速发展周期,四十年来,亚太和平稳定发展的潮流让各国获得了和平红利和发展红利。亚太地区在70年代后进入了和平与发展期,区域秩序构建进入快车道,尤其是进行改革开放的中国,在融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潮流后,成就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伟大奇迹,同时也为亚太乃至全球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亚太地区的市场分工体系不断完善、升级和转型,带动了区域内各国的发展,也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当下世界并不安宁,相比之下,亚太地区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夯实各国互利合作共识,不但能够发展自己,也是为世界提供和平与发展的公共品。

《见智》: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中强调,对那些把亚太地区搞乱的企图,我们一是要警惕,二是要反对。谁在企图搞乱亚太地区?您认为中澳关系的转圜对亚太局势的稳定性有何影响?

孙兴杰:搞排他性小圈子、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就是在搞乱亚太。近几年,美国的“印太战略”其本质就是要在亚太地区建立类似欧洲冷战一样的架构,搞地缘政治对抗,加强三边和小多边的军事合作,甚至试图将北约引入亚太。在经济上的体现就是搞“平行市场”,所谓“小院高墙”就是对华进行技术、产业、贸易的隔离,企图建立排除中国的小圈子。还有就是搞意识形态对立,将民主和威权的二元对立逻辑强行套在多元文明的亚太地区。

中澳关系回归正轨,最大效应就是避免亚太阵营化。美国的朋友也是中国的朋友,在此格局下,大国外交就能够保持一定的灵活性,而中小国家也有更大的回旋空间,在基于议题和共同利益的竞争与合作之下,避免地缘政治的“板结化”。

习近平主席指出,“小院高墙”“脱钩断链”,或者“去风险”,本质上都是保护主义,违背市场规律、科技发展规律,也违背人类社会发展潮流。您认为,美国对华发起“小院高墙”“脱钩断链”等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行动,其实际效果大打折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孙兴杰:根本原因在于,包括中美在内的绝大多数亚太国家是在一个单一的国际体系之中,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格局。国际关系中,国家是重要主体,而市场体系的广度和深度也决定了企业是重要参与者,各国经济发展必须在一个开放体系之中,良性竞争激发各参与方的创新活力,这是市场规律,也是科技发展规律。从这个角度来说,各国的内外政策都要在共同且开放的国际体系之中进行审视,也只有在开放体系中搏击风浪才能获得发展的活力和韧性。“小院高墙”“脱钩断链”违背了上述规律,天行有常,所以其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见智》:结合中澳关系近年来的表现,您如何评价澳大利亚的“中国观”?

孙兴杰:一方面,澳大利亚追随美国将中国视为威胁,甚至有一段时间还充当了“马前卒”角色,这显示出澳大利亚对外政策的不成熟,不是基于自身利益全面对华进行认识和判断,而是一味迎合美国。另一方面,澳大利亚与中国有切实的利益纽带,尤其是对华经贸合作对澳大利亚的经济有重大影响。经过几年的博弈和互动,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认知更加全面、务实,可以说,阿尔巴尼斯访华标志着澳大利亚对华政策从理想主义转向了现实主义。求同存异,互利合作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中澳关系的主基调。

编审:李智 蔡晓娟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