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中国力促G20重新聚焦发展议题,彰显大国担当

2023-11-27 08:55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卓振伟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非洲与拉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二十国集团(G20)在9月召开新德里峰会后,不到两个半月再次举行领导人视频峰会。这在G20历史上尚属首次,凸显G20成员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深切关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两度参加会议,均强调了发展合作的重要性和团结合作的必要性,为全球经济治理注入正能量。李强指出,要继续坚持发展优先,把发展合作置于突出位置,反对把发展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

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和治理赤字日益加重。在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轮番冲击下,大多数国家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其中,“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问题更加严峻。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30多年来首次在全球范围内连续两年下降,《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如期实现,面临复杂而巨大的不确定性。全球发展已经到了“决定性时刻”。

G20成员都是世界和地区大国,涵盖主要的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理应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中发挥关键角色。然而,一向以全球经济治理为核心关切的G20领导人峰会却一度误入歧途。一方面,近年峰会的大量时间被耗费在应对此起彼伏的局部和区域热点问题上,发展议题被边缘化;另一方面,全球发展问题不断受制于霸权国家零和博弈、阵营对立的思维方式。G20所关注的新冠疫情、债务、贸易与投资、粮食供应、能源等议题,日趋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压缩了各方务实合作的空间。南非外长潘多尔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较富裕的伙伴们的注意力和资源已经用偏了”。

对G20而言,这种情势无疑将阻碍其对《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更大贡献,削弱其促进全球经济治理的功能。2023年10月,联合国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忧心地指出,虽然 G20 承诺采取行动并“尽一切努力克服”这些挑战,但G20成员缺乏足够的雄心和努力挺身而出。这增加了“做得太少或太晚”以及潜在危机未来爆发的风险,最终导致可持续发展目标落空。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G20成员中少有地坚持发展的“第一要务”地位,积极致力于“拯救可持续发展目标”。一方面,中国自身的发展,便是对全球发展的重大贡献。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接续奋斗,中国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另一方面,中国主动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中国所发起并实践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与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度契合,促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加快落实。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10年来,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文件,推动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标准规则的“软联通”、共建国家人民的“心联通”。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2021年以来,全球发展倡议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公共产品,聚焦绿色发展、新型工业化、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合作,两年来,该倡议已经吸引70多个国家参与。这些实践有力地推动国际社会对发展问题的再聚焦、对《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再提振以及对国际发展合作格局的再塑造。

应该看到,在多重危机叠加的背景下,推动发展问题重回国际议程中心位置,需要更多大国的担当作为与发挥表率作用,尽可能扩大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网。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促进南北国家相向而行。对西方两大最主要的经济体,中国视中美关系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也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中国在发展问题领域积极寻求“压舱石”,确保“钩不脱”“链不断”,以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对美、对欧关系。

二是提升南南合作的韧性。中国始终坚定“南方国家”的本色,坚持发展优先、行动导向和创新驱动,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推动全球治理更趋公正合理而集智汇力。

三是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深谙“开放则兴、封闭则亡”的历史规律,以高水平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行动,不断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今年10月,中国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共建“一带一路”推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凛冬虽苦寒,春朝犹可期。今年,全球经济治理取得一些积极进展。其中,非洲联盟成功加入G20,离不开中国的首倡,也离不开美欧的支持。只要南北国家携手努力,人类社会必将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编审:唐华 高霈宁 张艳玲


【责任编辑:高霈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