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将评级展望调为“负面”,穆迪没读懂中国经济

2023-12-12 08:5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张德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近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发布报告称,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变,但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这是一家之言,也反映了该机构没有真正读懂中国经济,认不清中国经济发展大势。

看中国经济,须坚持整体观,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部观。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中国经济顶住下行压力,持续稳定恢复,总体回升向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特别是三季度以来,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预计四季度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回升向好态势,今年全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盛等国际机构纷纷上调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至5%至5.5%之间。

在经历了疫情前所未有的冲击后,中国经济的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免不了面临一些困难挑战,但随着更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这些困难挑战是挡不住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态势的。

看中国经济,也须从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去把握其内在逻辑。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十一位;2000年,升至世界第六位;2007年,升至世界第三位;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间,中国经济有效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发挥发动机作用,把陷入低谷的世界经济拉了起来,成为世界经济最重要的稳定力量之一。实践表明,中国经济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逻辑,有着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尽管存在阶段性的波动,但都属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波动、规模扩张和提质增效中的波动。事实证明,这丝毫没有妨碍中国经济劈波斩浪前行的步伐,没有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看中国经济,更须看到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中国具有显著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14亿多人口和4亿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孕育着庞大的需求潜力和消费张力。中国具有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工业门类较齐全,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整,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制造业大国。中国的强大生产供应能力,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世界市场与中国制造相结合,成为中国经济的基本盘,能够有效抵御各种风险挑战。今年以来,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的出口额,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持续增长,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是中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的生动注脚。特别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为中国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供了强大助力,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前路高且长,发展见真章。显著的制度优势,大国经济的规模优势,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的动力优势,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和较大调控政策空间,以及较强的人力资本优势,意味着中国经济将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并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

编审:高霈宁 唐华 张艳玲


【责任编辑:高霈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