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青年毛泽东的社会调查实践与新时代价值

2023-12-19 13:25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也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善于开展调查研究的典范,早在青年时期就开始为了探求救国救民,围绕中国国情开展了广泛的社会调查,这些成果也成为他领导广大群众开展中国革命建设的重要基础。青年毛泽东社会调查的实践和方法,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财富中极具特色的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青年毛泽东社会调查的方法

从学生时代开始,毛泽东就喜读“无字之书”,注重从实践中学习,经常深入实践开展调查。观察、访问、座谈(开调查会)、表格调查等,都是青年毛泽东在社会调查中的常用方法。

观察。观察就是用眼看、用感官去体验,是调查者深入实地了解被研究对象,获得初步感性认识的过程。青年毛泽东经常深入农村、工厂,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察看工人的劳动状况,从中思考社会问题。在水口山铅锌矿调查时,毛泽东在派人分头了解情况的同时自己则装扮成先生走家串户,近距离观察铅锌矿工人的生活,才有了对工人的高强度劳动和所处恶劣工作环境的深入了解。

访问。青年毛泽东喜欢与各行各业的人接触,面对面地交流交谈。1917年,他在长沙求学期间,就利用暑假和好友萧子升以游学的方式游历了湖南五县。他们不仅访问劝学所所长,还与农民、学者、方丈、衙役等进行面对面的访谈,通过广泛接触各类群体,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道理和知识。1926年,毛泽东与佃农张连初深度访谈,对他一家的收入与开支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详尽记录,最后写成的报告《中国佃农生活举例》,收支明细精确到厘,很多关于农民生活的点点滴滴详尽记录,甚至达到了“比农民更了解农民”的程度。

座谈。座谈就是开调查会,即与多个被调查者围绕一个主题,放开思路进行交流和讨论。开调查会是青年毛泽东社会调查中常采用的方法,其显著特征是进行平等的讨论。他指出,作研究不只是“人自为战”,更需要“共同的讨论”,倡导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关于如何开会,他总结了很多经验:如“开调查会人每次不必多”,调查者要邀请有经验的人参与座谈,涉及各个层面,其他无关人员不必到场,“必须口问手写”“展开讨论”等。

表格调查。青年毛泽东所用的表格调查,类似今天的问卷调查,是一种根据调查目的制作表格,请调查对象填写,之后回收表格继而作统计分析的方法。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以下简称“第一师范”)读书期间,学校规定学生应在寒暑假回乡作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了解本县教育和乡土情况、本校毕业生工作情况,因此会在放假时给回乡学生印制各类表格,等学生返校时交学友会评定优劣,再交学校事务室审阅。从1916年起,毛泽东每个寒暑假都做这项工作,并成为校内的榜样示范。后来,这也成为他作社会调查的一种常用方式。比如,在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期间,他经常把学员当作调查对象,向他们发放调查表格。这种方法一方面能教会学员如何更高效地开展调查研究,另一方面可以得到量化的数据资料,“以铁的事实来解答我们现在许多问题”。

青年毛泽东社会调查的特性

青年毛泽东社会调查的实践、方法以及对社会调查的论述,是在他观察中国社会、接触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了人民性、实践性、本土性、自觉性的有机统一。

人民性是青年毛泽东社会调查的坚定立场。青年毛泽东正是通过社会调查,了解人民、服务人民,从而唤起民众走上革命道路的。到农村去进行社会调查,是青年毛泽东向人民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进入“第一师范”后,他常利用课余时间到附近的工农群众中进行访问。1917年暑假,毛泽东和萧子升一起通过游学的方式作调查,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就和贫苦农民拉家常,或者一起劳动。土生土长的农民语言、温和谦虚的态度、帮助农民的行为,很快让他取得了农民的信赖。农民们纷纷打开长期压抑着的心扉,倾吐苦水、诉说愿望,进一步增加了毛泽东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关切。

实践性是青年毛泽东社会调查的鲜明特征。青年毛泽东主张读书要结合社会实际,“行”是“知”的来源,学习是为了服务现实社会,而不只停留在空谈。学生时代,毛泽东在每个寒暑假都会按照学校规定做好社会调查,游学和实地考察成为他了解社会的主要方式。社会调查所得的材料成为他日后在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中推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抓手。毛泽东在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期间,带领学员到广东曲江、海陆丰等地,指导他们从阶级关系、农民负担、宗教社团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查,搜集了歌谣谚语等大量资料。在讲课中,他也常常采用调查得来的实地材料,讲授调查得来的实际工作方法,使学员听后就能按要求操作运用。

本土性是青年毛泽东社会调查的厚实基础。青年毛泽东的社会调查方法生长于中国本土。他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1912年,投笔从戎的毛泽东对孙中山与袁世凯议和大为失望,选择退伍继续探求中国革命的道路。那时,出洋做工和留学成为中国知识青年的向往和选择,新民学会的许多同志在毛泽东的动员和组织下赴法国进行勤工俭学,但毛泽东自己决定“暂不出国去,暂时在国内研究各种学问的纲要”,因为他认为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本土问题的研究。毛泽东不错过了解中国社会的任何机会,在农村漫游中了解了社会各个阶层,包括县太爷、翰林、方丈等社会上层,店铺老板、富裕农民、衙门捕快、文书师爷等社会中层,还有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等社会下层。后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他开始考察工人、农民运动,前往实地仔细地观察和分析中国社会状况和百姓生产生活。这些在社会调查中写下的大量的笔记、日记和报告等,都是从中国这块土地上“生长”出来反映中国社会众生相的鲜活文字。

自觉性是青年毛泽东社会调查的内在驱动。青年毛泽东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不知疲倦、艰苦践行读书与调研的典范。他在“第一师范”读书期间特立独行,提出了不少异乎常人的口号,其中最响亮的是“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他深刻意识到,知识的增长只有建立在强健的体魄上,才能造就担当大任之人。他通过社会调查自我加压、锻炼胆识,有意识地提升自己在艰苦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能力。在调查中,他感到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团结友人共同奋斗,而新民学会就是他在调查过程中筹备组建的探索救国救民方法的社团。毛泽东与新民学会的同志相互激励、共同调研,为之后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青年毛泽东社会调查的新时代价值

青年毛泽东在社会调查中所探索的理论方法、所展现的精神情怀、所留下的经验成果,在新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为推进理论创新发展提供了深刻启迪。青年时代的社会调查研究经历使毛泽东在早期就拥有了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批判思维,获得了关于中国社会的丰富认识,进而为建党时期推进理论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而不是坐在象牙塔内的空想”。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提升调查研究能力。我国地大物博,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不均衡,在社会转型中各群体的利益需求差距较大。只有通过深入的社会调查,才能得出切合实际的认识、制定符合国情的政策。进入新时代,新的挑战、新的问题不断涌现。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社会调查和系统分析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在此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

为促进当下调查研究提供了科学指南。守正与创新是我们对待革命前辈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正确方法。青年毛泽东不仅进行了大量社会调查,而且善于总结经验,探索和开创了认识中国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统计学、系统论、信息论等方法逐渐渗透到社会研究领域,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出现了多方面的创新,但传统方法仍然是调查研究的根本。他以实地调查为主的方法,有助于深入剖析社会问题。新时代,要继承和发扬好这种深入群众开展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调查统计方法,并使之更好服务于中国发展。

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鲜活示范。一是在社会调查中坚定理想信念。青年毛泽东通过社会调查树立人生理想,付出艰苦努力,才逐步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青年一代在新时代要自觉担负时代重任,像青年毛泽东一样在调查研究中培育人民情怀、体察时代特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人民至上、关注民生的理念。二是在社会调查中强化社会责任。当代青年应以青年毛泽东为榜样,不怕艰苦、勇于实践,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通过在社会调查大舞台中的历练,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不断地加强自我修炼。三是在社会调查中提升协调沟通能力。社会调查是提高协调沟通能力、保持积极阳光心态的重要途径。青年毛泽东在历次社会调查中始终以开放心态和平等姿态与人沟通,每次社会调查都能收获颇丰。他利用社会调查锻炼胆识、增强人际沟通能力的经历,对于当代青年融入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提高社会交往的能力、结交良师益友具有重要启示。

为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生动载体。青年毛泽东社会调查之路蕴含着老一辈革命家加强政治历练、思想淬炼、作风磨炼的成功经验,是红色资源的“富矿”。要把保护青年毛泽东社会调查的相关资源,作为保存革命历史文脉、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任务。在保护青年毛泽东社会调查之路红色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建立寓教于游、研学结合的新平台。一是建设青年毛泽东社会调查史实陈列馆,让革命传统直抵人心,让红色精神润物无声。二是推进青年毛泽东社会调查资源与红色教育培训的融合。利用多媒体,开发青年毛泽东社会调查系列教育课程。构建重走青年毛泽东社会调查之路红色教育网红打卡点,将这些打卡点串联成线。三是推进青年毛泽东社会调查线路的保护性开发。开辟和打造青年毛泽东学生时代的游学调查之路、建党前后的农村调查之路、建党前后的工矿调查之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之路、决策上井冈山的调查之路等旅游精品线路,使广大游客感受青年毛泽东当年“身无分文,胸怀天下”“指点江山,风华正茂”“追寻真理,身体力行”的真实经历,以他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动人事迹洗涤心灵,激发在新征程上团结奋斗的满腔热忱。

(作者分别系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湘潭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助教)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