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外语界应如何将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落到实处

2024-04-09 17:2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双重维度

文丨思媛媛  榆林学院讲师、北京语言大学在读博士  聂新艳  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

随着我国国力日益强盛,我国大国身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新形势下,习近平文化思想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秉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坚定信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我国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更为具体、明确的方法和道路。作为沟通内外的桥梁,外语人才更要深入思考和把握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内涵,在实践工作中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到实处。

文化之概念与内涵

在现当代话语中,“文化”这一术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于民族国家而言,文化是人们若干个世纪智慧的结晶;于文化学者而言,文化是艺术和艺术活动,是人们后天习得的,是“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符号的特质”;于寻常百姓而言,文化是戏剧歌舞、锅碗瓢盆的生活,是言谈举止,亦是家具摆设间传达出的讯息。文化,大则可以涵盖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意识形态,小则可见于男女老幼个体。

中华文明悠悠五千年,中华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博大精深。近代以来,在赢得反封建反帝国主义胜利后,我国改革开放,开拓进取,中华文化汲取中外精华而蓬勃发展;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的世界形势,中华文化更要面向未来,以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考量。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集历史、当下与未来的文化发展视角,指导我们合理审视历史文化,把握当下文化发展进程,从而引领未来文化发展走向。

文化能够推进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更能够凝聚人心、树立人之精神风貌。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两个大局”为指向,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人民共同富裕和共建精神生活、巩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理论上而言,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思想文化宣传工作的行动指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建设中的里程碑。实践层面上,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我国思想文化事业所取得的历史成就的总结与凝练,亦是国内外新形势下全国人民创造性地实践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指引。

习近平文化思想精髓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若是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在当今科学技术日益占据社会主流发展地位的时代,文化更是起着引领价值观念、主导思想潮流的重要作用。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淳厚和善的品质一直深深印烙在中华民族的秉性之中。在当今全球文化日益多样、交流不断深入的多元背景下,这种文化传统更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202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部署上的新要求,为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规划了清晰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以及有利的文化条件。开放是对外交流的重要举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离不开中西方文明的相互借鉴。在交流与互鉴的过程中,每一个中国人在涉外事物中所展现出的文化自信与自觉,显得尤为重要。

外语人才的使命与实践

外语人才作为沟通国家与世界的生力军,始终肩负着内传外达的重要使命,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外语人才的培育,并对他们寄予厚望。1862年,我国近代史上建立的第一所大学“京师同文馆”就是一所外国语学校,中国共产党在正式成立之前建立的上海外语学社(1920年)同样是一所外国语学校。一百多年来,随着我国国力的迅速增强,我国外语人才的使命已经从百年前最初迫切的“拿来主义”,向西方世界学习、大力引荐外国先进技术和追随各种现代思潮,逐步转变为树立民族自信、弘扬民族文化,在处理国际关系、协调国际事务中秉持民族自觉,在兼容并蓄、创建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下,做好涉外工作。

外语人才践行民族文化自信,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的优良文化。从建国初期的大力发展经济,到改革开放后对西方国家各方面的追赶超越,我国已经崛起为世界大国,向外传达我国思想文化已经成为当下的重要任务。儒家几千年来的仁政思想主张宽厚仁爱应为人际交往、治国平天下、国际平等交流合作中的首要原则;道家物我唯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自然观,对当下全球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更极具启发意义;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等实干精神更是国人不断进取、实现家国富裕、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根本。不只有西服、高跟鞋才时尚,典雅的旗袍、大气的汉服、英飒的马面裙都在彰显我国人民的审美品味和旨趣;美食不是西餐厅的才香甜,我国八大菜系各各色香味俱全又各具特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洋腔洋调曾在开放之初火热,而现今汉语的抑扬顿挫、神韵炼达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学习和研究,汉语正在以前所未有传播速度和规模走向全世界。

外语人才的文化自觉意在对自己的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之后,更好地把握自身文化的本质和价值,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下,主动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文化观念和行为,以适应新的时代背景。文化自觉基于人们对自身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确立对本国民族和国家文化的自信,对自身文化发展规律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后,进而肩负起传播和弘扬本民族和国家文化的担当。文化自觉有助于个体和民族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文化独立性和创新能力,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贡献。在中外交流中,有文化自觉意识的人,能够在尊重他人的情况下,不卑不亢地使用有益于本国人民、符合本国人民行为和思维方式的方法解决问题,不迷失自我,亦不狂妄自大。

新时代的外语人才要始终秉持共同体理念。不同国家、民族和群体在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层面上相互依赖、合作共赢和发展共赢。文化自信与自觉有助于深入认识自身文化优势,增进内部凝聚力,促进共同体的发展。文化自觉促使人们不断挖掘和传承自身文化的优秀传统,为命运共同体提供丰富的共同价值观,提供精神支柱,从而引导人们共同追求和平、繁荣和进步。文化自觉更是在文化领域的创新精神,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将我国文化传统和思想精神应运到新的不断变化的情形之下,不断赋予我们自身文化新的内涵与意义,增强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从全球视角来看,通过提高文化自觉,不同国家、民族和群体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自身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以外国文学研究为例,纵观世界文学发展,各国文学作品展现出的异域文化异彩纷呈,从20世纪到21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也出现由文本向文化研究的重要转向。著名文学理论家J·希利斯·米勒指出,现在已经不可能“撇开理论的或者政治方面的思考而单纯去研究文学了”,这一观点高度契合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强调的“文心即人心,人心即民心”,为国家立文学艺术要“心,为民族立魂”的使命担当。在文艺研究与批评实践中,外国文学研究学者也应在引鉴外国理论与研究的同时,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学理体系、话语体系和评价体系。聂珍钊创立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正是对这一理念的良好实践。文学伦理学批评是由中国学者创立和不断建构完善的文学研究理论,如今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研究该理论,并且尝试使用该理论从事文学研究和批评。这正是我们外语人践行文化走出去、实践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优秀例证。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语言文字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从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一直承担着思想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语言文字在传达信息的同时,更涉及思维模式、文化传统以及价值观念等深层问题,它既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又面向未来,因其蕴含的思维模式而预示着国家和民族前进与发展的方向。外语工作者是从事涉外工作的主要群体,应主动承担起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行,致力于树立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与互鉴。具体而言,外语人应当深入学习我国的历史文化,了解我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培养自己的文化鉴赏力和批判思维;学习国际文化知识,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在面对不同文化时,要坚定自己的文化信仰,自信地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知之非难,行之不易。秉持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准则,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是外语工作者的使命,亦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责任编辑:蒋新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