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以新质生产力驱动国际传播认知变迁

2024-04-20 17:47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作者:王一然、徐衡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在数字时代,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来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在国际传播工作中,新质生产力表现为利用先进的技术观念和工具,来提高跨文化传播的效率和质量,助力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目前,我国对于国际传播的主流认知还停留在“外宣”范畴,还局限在强调现实空间和国界的传统定式。很多人认为,只要在境外建立规模足够大的媒体网络、建立体量足够大的网站或社交媒体账号矩阵,使用“大水漫灌”的传播手段来推动宣传工作,就能迅速占领海外舆论场。然而,旧模式、旧生产力所生产的内容产品,受语言、价值观、历史文化等差异性因素的影响,面临着题材受限、市场狭窄等问题困扰。鉴于此,我们要科学认识并正确运用“新质生产力”赋能国际传播,突破跨文化传播壁垒。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是国际传播“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技术、新主体、新业态、新合作、新平台等各方面创新叠加,为各类媒介与海外受众建立普遍关联提供了重要契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面临新的机遇。例如,我国主流媒体可以通过生成式AI,实现自动化新闻写作、视觉设计、影视制作等内容生产工作,还能够根据不同国家用户的阅读习惯和偏好推荐个性化的内容,极大地增强了国际传播的针对性和精准性;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新闻报道和体验,更有利于展示多元立体的中国国家形象。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资源,可以说是国际传播“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底座。国际传播的主体除了党和政府,还有各类企业、社会组织。随着全球化和技术革新的不断加速,“中国故事”的各类传播主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扬帆出海。其中,中国出海企业更是正在完成从“制”到“智”的产业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智能工厂、新能源汽车等中国品牌或企业,正在将科技成果与国内成熟的商业模式引入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这使得全球性数据的积累,能够有效地激发其他资源的创造力,为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宝贵的数字资源或数字资产。例如,苏州大学传媒学院“讲好中国故事”产学研创业团队,通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对境外媒体涉华议题动态和境外社交媒体用户的行为图式进行深度研究,助力研判境外舆情态势,实现“中国故事”的精准和个性化传播。

在当前复杂的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下,做好国际传播工作不是一招一式、一朝一夕之功。新闻传播是开放型的应用性学科,应当充分利用好新一轮数字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红利,利用好新技术赋能国际传播认知体系,为各行各业搭建平台、设立纽带,推动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在创新和变革中实现破局、博采众长,共同演奏出讲好中国故事的最强音。

【责任编辑:卢小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