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中国服装30年的品牌足迹[组图]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08-20 发表评论>>

  在改革开放最初的10年间,业界的每一个动作都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1979年春天,法国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应邀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了当时被称为“服装观摩会”的一次时装秀,第一次让国人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服装人隐约感觉到,“商标”,或者说“品牌”,其意义似乎不止是衣服领子下面那一小块布。

  1981年初,受出口配额限制,即发主导产品劳保手套一度停产,董事长陈玉兰走出国门,带着三名工人学习,她看到日本产业的发达,触动很大。随后,1982年成功地开展了即墨第一个来料加工项目之后,1984年又成功地与日本兵库县贸易株式会社签订了即墨第一个针织内衣补偿贸易项目,迈出了跨行业经营的关键一步,并逐渐成为中国针纺领头企业。

  1986年,高德康投入30万元建起了新厂房,依靠严格的企业管理,他们厂的产品质量、产量都超过了联营厂。“旁枝竟然超过了主干!”这引起了上海那家联营厂的警惕,于是在不声不响中,中断了与常熟白茆羽绒服装厂的业务联系。

  合作伙伴的离去没有压倒这个问世不久的小企业。失去业务的第二天,高德康就来到上海一家羽绒服装厂,向该厂表明了合作的意向,提出的要求是--“贴牌生产”。那时的贴牌生产,就是借用人家的品牌,并按他们提供的样子进行生产,至于产量多少,如何销售,人家一概不过问,而高德康为了使用这块“上海产品”的牌子,付出的代价是每年25万元。

 

 

“冬”去“春”来中国服装30年的品牌足迹[组图]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实习生文章来源: 新浪网
[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进入论坛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