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人的故事>

三代传承投身乡村振兴的台青“新农人”谢东佑

2023-11-08 11:27

来源:中国台湾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编者按】2022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中勉励他们,多向台湾青年分享自己在大陆的经历和感悟,让更多台湾青年了解大陆,同大陆青年同心同行、携手打拼,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绽放异彩。

2023年9月1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其中提到,支持闽台各领域各行业青年团体建立常态化交流渠道,加强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平台建设,助力台湾青年来闽追梦、筑梦、圆梦。

中国台湾网特别推出“我在厦门的一天”主题系列融媒体产品,在海峡论坛的主场、无数台湾青年驻足生活和创业的“第二故乡”、惠台政策落地落细落实的前沿城市——被称为“鹭岛”的厦门,听扎根于此的台湾青年向两岸同胞讲述属于他们自己的中国故事与两岸情怀。

台青谢东佑(中国台湾网记者 符海川 摄)

“厦门这些年的变化太大了,但那种吸引人的生活舒适感却从未改变。”走在一年前刚从父亲手上接下来的百亩果园中,来自台湾的“新农人”谢东佑回忆着自己20年前,第一次和爷爷来厦门时的情景。

谢东佑说,他与厦门注定有解不开的缘分。1998年,在台湾从事杨桃种植工作的爷爷受邀来厦门开辟新事业,爷爷、爸爸两代人二十几年的心血,如今,这副重担落在了还在厦门大学读研的谢东佑肩上。

厦门基底嫁接台湾枝丫 台湾品种在这里成长

“我们果园有100亩左右,其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杨桃,大概有90亩,第二大的是番石榴。”谢东佑一到周末就会跑到位于厦门同安的果园“上岗”,“杨桃基本从10月开始批量成熟,番石榴现在刚好是成熟的季节”。

在生产车间,与工人们一起筛选、包装番石榴....在果树田间,察看着杨桃开花、结果的每个细节...作为果园“新掌门”,谢东佑用熟练的业务能力践行着一位“新农人”的使命。

“果园能在扎根厦门这么久,离不开相关政策、措施的扶持。”谢东佑说,“果园的杨桃品种是我爷爷从台湾引入,使用厦门本地的杨桃树作为根基,嫁接上从台湾带过来的树枝,顺利培育出的品种,这也是两岸融合的体现。”

厦大读研充实自己 感受大陆同学“卷”文化

谢东佑说,自己还是一名在读研究生,有很多需要学习、提高之处。他在台湾本科毕业后曾有过一段工作经历,在参加两岸活动时,因缘际会认识厦门大学的老师,在鼓励之下,谢东佑报考了厦门大学广告学系,“我还要不断充实自己,为继续拓展事业打下基础”。

谢东佑的校园生活朴实而简单,学习空闲之余会和同学们一起打排球、品美食。“选择住校是为和大陆同学更好联络感情,他们真的太‘卷’了,又懂学习,又会学习,还会玩,我压力太大了。”

《意见》雪中送炭 助力乡村振兴

“真是雪中送炭。”谈到近期出台的《意见》,谢东佑说,“我们果园大概有七、八个员工,都是附近居民。因为很多年轻人不太愿意从事农业相关行业,对农业关注也比较少,目前招工很难”。

“希望《意见》中一些农业相关扶持政策,可以帮我们推广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和两岸融合发展。”

策划:高斯斯

采写:张玲、高斯斯、常凯特

审校:李柏涛

【责任编辑:韩雅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