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人的故事>

桓奇奇:让更多绣娘实现居家就业

2023-11-22 09:33

来源:海东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原标题:桓奇奇:让更多绣娘实现居家就业(主题)

——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典型系列报道之三(副题)

海东日报记者 郝志臻 摄影报道

18岁,是每个人一生中重要的一个节点,对于桓奇奇来说,18岁不仅仅是意味着成年了,还意味着她身上要扛起一份责任了。18岁那年,桓奇奇的母亲将自己创立的一家企业作为成人礼送给了她,从此桓奇奇便开始了她的创业路。

在前往桓奇奇的企业——位于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青绣工坊之前,记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刚刚20岁出头的小姑娘是怎样去经营一家企业的,是什么给了她勇气和动力?

初见桓奇奇,她正在工坊内挑选着各色的绣线进行配色,年轻的脸庞上写满了认真。看到记者的到来,她将手里的丝线迅速整理好,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桓奇奇出生于互助县,作为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精美的土族盘绣是这里的一大特色。从小桓奇奇就在村子里看到过各种精美的绣品,但年幼的她仅仅是觉得好看,并没有想过未来这一朵朵艳丽的太阳花会成为自己奋斗的事业。

高中时,桓奇奇的梦想是做一名空姐,所以上大学时,她选择了空中乘务专业。大学期间,桓奇奇十分关注学校共青团举办的相关活动。2019年,桓奇奇被校方推荐为团中央“青马工程”学员。次年她收到了母亲送的成人礼物,并从当年7月开始在共青团互助县委员会实习。但此时的她依旧向往着那蓝天之上的风景。

让桓奇奇的梦想发生改变的是2021年她参加的全国农业农村创业创新大赛。在那里,桓奇奇遇见了很多跟她年纪相仿的青年。“走上创业创新这个大舞台,我发现这里有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异彩纷呈,于是我就想到了家乡许许多多的产业,家乡的手艺就应该由我们新一代青年带出去走向更大的舞台。”初次参会,桓奇奇就被深深地触动了。

回到家乡的桓奇奇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公司,并认真做起了规划。想到之前公司一直是做彩绘和青绣业务,并没有突出互助县本地特色后,桓奇奇将发展的目光放在了土族盘绣上。

“这样精美的绣品,就应该被更多人认识,我要做的就是让绣娘们的‘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打定主意后,桓奇奇和母亲开始到各村寻找绣娘。

“我们那个时候走访了互助县大部分的村庄,我发现有着盘绣手艺的农村妇女很多,但有能力用盘绣赚钱的却很少。”桓奇奇说,走访之初,有些绣娘听到做盘绣可以赚钱后并不相信,但听到她们要做青绣展区后,很多人都拿出自己的绣品,免费送给她们,让她们去做宣传。

“我当时就告诉自己,一定要把盘绣推广出去,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桓奇奇说。

在与绣娘打交道的过程中,桓奇奇发现,许多盘绣绣品色彩比较艳丽,制作过程中,绣娘们都是自己搭配颜色,导致众多绣品放在一起的时候比较凌乱。桓奇奇通过学习了解色彩搭配后,把七彩色通过三原色的原理渐变搭配,让绣制出来的太阳花开始柔和了起来。

2021年,由于疫情原因,家家户户外出打工的人都出不去,桓奇奇的实体店也无法正常营业,她们的青绣产品没有销售渠道,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经营和绣娘们的收入。

线下不行,那线上呢?桓奇奇想到可以通过手机直播的方式让绣娘们一边制作和分享自己的绣品,一边在线上销售。

说干就干。随后,桓奇奇手把手教绣娘们如何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将青绣产品销售出去。在直播的过程中,绣娘们慢慢累积了丰富的直播经验及稳定的线上客源,而且有越来越多的绣娘加入到这个行列中。

“因为要带孩子照顾老人,这些年我一直都没有出去工作过,当时也是听人说可以线上工作,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了进来,现在只要定时把绣品交给他们就行,完全不耽误自己去做别的事情,还能有一定的收入,这个‘居家办公’的模式对我们来说真是太方便了。”互助县五峰镇下一村村民张阿姨乐呵呵地说。

如今,桓奇奇已经带领企业形成了“企业+合作社+村‘两委’+小作坊+农户”的生产模式,有200多名绣娘在这里实现了居家就业。

路虽远,行则将至。对于年轻的桓奇奇来说,在推广发展青绣的道路上,让青绣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是首当其冲的目标,让更多绣娘实现居家就业是她的第二任务。因为年轻,不怕输、不怕难,桓奇奇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在了家乡青绣事业的发展中,用心用力用情做好了事关青绣的每一个细节。

【责任编辑:孙晓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