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人的故事>

返乡创业17年,他把荒山变茶山

2023-12-12 09:08

来源:贵州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冬日的清晨,空气微凉,雾锁茶山,沿着蜿蜒的山路,记者来到了金沙县清池镇张氏茶庄的千亩茶园,映入眼帘的是满山的翠绿,一垄垄茶树错落有致地沿山铺开,勾勒出一幅绿色乡村美景。一旁,带着晨露的茶叶郁郁葱葱,空气中弥漫着悠悠茶香。

“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杂草丛生,连路都没有。” 站在茶园里,看着眼前一片片打理细致的茶园,张德勇满是自豪地说,“现在山变绿了,我们的日子也好了!”

今年55岁的张德勇是土生土长的清池镇罗坪社区居民,也是张氏茶庄的负责人,作为返乡创业的致富带头人,他已经在这片茶园躬耕了十多年。曾经,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他离开故乡,奔向大城市,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过上了更好的生活。然而,正当生活蒸蒸日上时,他却带着满腔激情,一头扎回农村,开荒种茶,创办了张氏茶庄,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摇篮”。他的茶庄也在2021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农村娃南下进厂淘金

坐在一张茶桌前,张德勇冲泡了一壶自己生产的红茶,在袅袅茶香中,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故事。

1968年,张德勇出生在清池镇一个偏僻的村子里,那是个山地和丘陵占了90%面积的地方,种地难以为生。

1989年,随着南下“打工潮”的兴起,高中毕业后的张德勇不甘心“窝”在家里,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过日子。于是,21岁的他踏上深圳打工之路,开始了在社会上摸爬滚打。

“最初出来打工的时候,年轻气盛,雄心勃勃,看啥都是好的。” 张德勇说,初次去到大城市,眼前一切都新鲜而好奇,自己发誓要好好干一番。

但想归想,现实归现实,找了好几个工作后,要么因为自己是生手,要么因为自己学历不够,张德勇都被拒之门外,“当初身无一技之长,找个合适的事做,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张德勇终于在深圳一家做橡胶制品的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每个月仅有276元的工资,但彼时的他十分满意。

“我还记得发工资的第一个月,我就去买了一辆凤凰牌的自行车,骑着自行车在深圳逛的时候,感觉非常骄傲!” 张德勇回忆,当时虽然辛苦,但是赚到了人生真正的第一桶金。

虽然干的只是一份杂工,但张德勇凭借吃苦耐劳的特点,干得尽心尽力,悟性极高的他,深受同事和上司的喜欢。渐渐地,他在公司得到了重用,经过几年的打磨,他的年薪已经达到了15万元。回来,张德勇和自己的师傅重新办了工厂。

在外闯荡十余年,张德勇最大的感受就是“有知识太重要了”。看着自己渐渐长大的孩子,2006年,张德勇做出了人生又一个重大决定——回乡。

荒山上演“变形记”

踏在家乡的土地上,张德勇感觉十分踏实。但是,回来要做什么呢?经过几个月的思索,看着在茶园里劳作的乡亲,张德勇有了答案。

张德勇的家乡——清池镇罗坪社区,这里空气清新,山峦起伏,水质清冽,其优美生态与独特的土壤、气候,滋养出了金沙清池茶香气纯正、滋味醇和的优越品质。

“从小就跟着长辈学做过茶,耳濡目染的我对茶叶有着深厚的情结。” 见过世面的张德勇决定,不仅要做茶,还要做有机茶。

说干就干。2007年,张德勇带着请来的务工村民,一刀一刀地砍荆棘,一锄一锄地栽种树苗,在400余亩的荒山上栽下了满载希望的“幸福树”。同时,还购买制茶设备,承包下当地的老茶厂,成立了张氏茶庄。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凭着这样的信念,张德勇开始实施生态种植,在茶树的生长过程中完全不使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

然而,有机茶的打造并没有那么容易。首先是周期长,茶叶要种3-5年才能开始采收,这中间还要投入资金管理,除草、施肥。但张德勇从没退却,因为他坚信一条:付出越多,回报越大!

茶园没有收益的日子里,张德勇也没闲着。而是精心钻研制茶工艺,“种茶、制茶是个技术活,光有热情不够,所以我不断地钻研制茶的专业书籍,并向老师傅学习,不断地练习。”

苦心人,天不负。2012年,张德勇的茶园正式投产,并获得了市场的青睐,生产的明前干茶最高卖到了千元一斤。2013年,张德勇将加工厂扩建到1000平米,增加了36台制茶设备。

经过多年的摸索,张氏茶庄从茶园建设、生产加工、品牌建设和市场开发均实现了持续发展的局面。2021年,张氏茶庄还荣获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2023年,张氏茶庄生产干茶5千多斤,产值60余万。

家乡致富带头人

茶园冬季管理是一年中茶园管理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春茶增加产量、提高鲜叶品质的关键。

眼下,在张氏茶庄的茶园里,工人们手持农具,娴熟地为茶树锄草、追肥,为冬季茶树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在霜降之前,我们就采取以采带剪的方式管护茶园,具体来说就是去除茶树顶端优势,打顶的茶青可以制作夏秋茶,又可以起到修枝整形的效果,促进来年茶青产量与品质的提升。”张德勇说,目前,茶园的封园已经基本完成。

经过多年悉心经营,张氏茶庄已经走上了一条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现代茶企发展道路。目前,茶庄已发展成1300多亩的有机生态茶园基地,每年带动周边群众务工至少3000人次,走上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都在茶园干了好几年了,120元一天,也不耽误家里的农活。”大坝村村民李华菲说。

不负这片青山,不负这方百姓。近几年,在张德勇的示范和带动下,周边的农户也开始种茶致富,他还不遗余力地帮助家乡100余名茶农提升制茶工艺。在他的带动下,10余名茶农成为了当地的技术能手。

从打工到创业,从小工棚到大厂房,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如今,白霜已悄悄爬上张德勇的两鬓,每当别人问起,有没有后悔回到家乡时,他总是会自豪地说:“不仅不后悔,反而觉得很自豪!”

如今,看着绿油油的茶园,张德勇满怀信心,“接下来,我要把加工厂完善升级,做好茶园的管理,提升茶叶品质,带动更多群众参与种植,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增收,和乡亲们一道把家乡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赵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