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一座城市该如何守住年味?南京正寻找答案

2024-02-04 15:33

来源:央广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央广网南京2月4日消息(记者王纪民)说起春节的味道,你最先会想到什么?是室外的爆竹烟火味儿,还是除夕晚上的饺子味儿?

“春节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符号,对于国家、对于民族以及个人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季中扬介绍,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是一种文化情结,大多数人的时间感都是与过年有关系的。

对于近些年大家热议的“年味淡了”,季中扬认为,其实从热闹的角度来说,现在跟以往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传统习俗的消失,仪式感的缺乏,确实会给人一种年味变淡的感受。”

一座城市,如何守住年味?近日,记者走进南京的街巷,探寻南京这座城市对年味的坚守。

老门东灯组(央广网记者 王纪民 摄)

用传承留住味道

“过年不到夫子庙,等于没过年;到夫子庙不买盏灯,等于没过好年。”在南京生活了一辈子的曹真荣说,买灯看灯是南京市民传承已久的新春民俗。

曹真荣是秦淮区大油坊巷的一位老艺人,临近春节,他的花灯作坊正在加班加点赶订单。作坊内摆满了荷花灯、龙灯等,曹真荣介绍,“从腊月开始,很多老客户就来我这订花灯,上千盏是肯定有的。”除了忙订单,曹真荣一家还需要为夫子庙在春节举行的花灯市集做准备,“每年春节,夫子庙都会组织一个花灯市集,买灯的人特别多,这也是一年里展示花灯技艺最好的时候。”

“我们家从我爷爷那一代开始,每到冬天,一家人就会制作花灯拿去买,以填补农闲时的收入,不仅我们一家,附近很多人家都这样。”曹真荣说,自己从5岁起就开始制作花灯了,“那个时候就是贴贴兔子眼睛等,做一些简单的工序。”

曹真荣做的“荷花龙”灯(央广网记者 王纪民 摄)

做了七十多年花灯的曹真荣如今已经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淮灯彩代表性传承人,近些年,曹真荣在传承老手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记者在作坊里看到,一只荷花灯在曹真荣的手里加上龙头、龙尾、龙爪,“荷花龙”灯就出炉了,“完整的龙灯制作起来很繁琐,我就创新地把荷花灯和龙灯结合在了一起,制作简单,又好看。”

曹真荣的作坊不仅仅是作坊,也是学堂。“平时就有很多青少年会来我这儿学习如何做花灯,我的女儿现在也有自己的花灯工作室。”这个春节,为了让更多人可以买到花灯,感受花灯的魅力,曹真荣一家还准备了不少的花灯材料包,“那些没有预订到花灯的市民可以使用材料包自制花灯,我相信这也可以给大家的新年增添不少乐趣。”

全家福、八宝饭、什锦菜、狮子头、各类咸货……这些舌尖上的金陵传统味道,同样是浓浓的年味。

临近春节,记者了解到,南京各大酒家的年夜饭预订十分火爆。“1月初,我们酒店55桌的年夜饭就已经全部预订完了。”秦淮人家酒店总厨张斌介绍,“往年也都是这个情况,预订年夜饭的顾客以南京本地人为主。”

年夜菜“全家福”(央广网发 刘剑忠 摄)

除了上述的这家酒店,南京水游城假日酒店等多家酒店的负责人均向记者表示,店内的年夜饭位置大部分已被预订。

“就酒店去年节假日的餐饮客房预订情况来看,今年的春节也将是个热闹的假日。”南京水游城假日酒店市场销售总监王怡介绍,为了这个春节,酒店早早地就开始增加新年布置,从大堂到餐厅,满满都是年味,“主厨在年夜饭的菜品中也融入了更多的金陵特色,如将蛋饺、皮肚、火腿等一起炖煮的全家福,寓意着阖家团圆、吉祥如意。”

用活动放大味道

“腊月以来各式各样的活动,可以很好地烘托出一座城市的年味。”南京著名文化学者薛冰认为,南京这座城市一直以来年味都比较浓厚,“从城门挂春联、秦淮灯会,到各式各样的年货集市,这些都是南京的年味。”

记者走访了解到,南京夫子庙大市场每到腊月都会经历一场微妙的“变身”,商户们将平时卖的货品收走,换上春联、“福”字、灯笼、小挂件等年货,整个市场成了“红色的海洋”。

刘女士的店铺便是其中之一,从二十年前开始,每到腊月,她在夫子庙大市场开的床上用品小店就会变成年货小店。“这样的改变在夫子庙大市场,已经是一种共识”,刘女士介绍,“南京人过年都喜欢搞得红红火火的,我们就进点年货,给大家提供便利。”

夫子庙年货市集(央广网记者 王纪民 摄)

南京夫子庙大市场副总经理韩燕介绍,夫子庙大市场的年货市集是几十年来自然而然形成的,开业二十五年以来,年年都是如此。“有一些商户在临近过年改卖年货一个月,甚至可以抵得上摊位一年的租金。”为了持续打造好腊月里这个充满年味的市场,韩燕最近的工作也不少,“要加大宣传,更要做好安全管理,特别是防火。”韩燕说,在这一点上,商户们也都有共识,“大家都在共同守护一份安全的年味。”

除了传统市集,新街口商圈的不少商家也在为春节消费高峰做足准备。“往年临近春节,许多市民都会来商场购买一些服饰和金银首饰,今年一月初,各大品类的消费高峰就陆续到来了。”中央商场钟表首饰部副经理马俊介绍,商场也在为春节做相应的准备,如在商场各处布置新春元素,发布一系列的优惠活动、新春限定的礼盒等。

一座城市的年味,往往体现在一些细节中。“不管距离多远,总有人盼你回家。”记者从南京地铁了解到,1月26日春运首日,南京地铁6条线路的21个站点列车报站音换成了上述的“暖心播报”。有网友评论,“超暖的,泪目了”“总有人盼我回家,真好”……在南京读大学的吴同学说,“每次听到南京地铁这样的暖心播报,我都觉得以后留在南京工作、发展将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城门上的春联(央广网记者 王纪民 摄)

近日,记者走进南京的夫子庙景区,多个景点的灯组已经点亮。在老门东,一座巨大的龙灯位于城墙之下,一幅龙腾虎跃的新春场景吸引众多游客打卡。记者从秦淮区文旅局了解到,第38届中国·秦淮灯会已于2月2日亮灯,时间从2024年2月10日至2月27日(正月初一至十八),延展时间为2024年2月28日至5月3日。

据悉,秦淮灯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恢复举办以来,迄今已走过三十多年。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管委会名城保护处处长杨娟介绍,第38届中国·秦淮灯会共设置了白鹭洲公园、夫子庙核心区、大成殿、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十里秦淮、老门东等7个展区,330组灯,“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还将在夫子庙北广场处设置一组具有新疆伊宁当地民族建筑文化的灯组。”

“春节期间,夫子庙、老门东、白鹭洲公园等景区景点、文博场馆精心策划了系列文化产品和文艺演出、互动体验,陪伴市民欢欢喜喜过大年。”秦淮区文旅局局长熊茂林介绍,秦淮区针对春节,设置了如摄影大赛、艺术嘉年华、光影秀等一系列新春活动,“让市民在系列活动中,充分感受南京的年味。”

每个时代会有每个时代的年味

近些年,每到春节前夕,社交媒体上“旅行过年”总能成为热门话题,“越来越多人计划以旅行的方式,在外地过年。”南京一家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今年春节假期期间报名旅游团的人较往年增长许多,哈尔滨、三亚等成为热门旅游地点。近来大火的哈尔滨甚至“一票难求”,走访中,有旅行社的工作人员称,“不少在大年三十前往哈尔滨的旅行团已经满员了。”

家住南京的王女士,今年春节不再计划像往年一样走亲访友,她打算大年初二从南京出发,与父母一同自驾前往福建旅游。“平时周末假期很短,这么长的休息时间很难得,希望能趁着假期出去游玩放松一下。”王女士介绍,这也是她家第一次选择以旅行的方式过年,“换个地方‘阖家欢乐’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过年方式。”

中央商场里的“龙”元素(央广网记者 王纪民 摄)

“像我大年初一,一般会泡在电影院里,一天看上三四部春节档的电影。”陈先生是个影迷,他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过年的方式其实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我感觉看电影是近些年比较新的一个过年方式。”

南京仙林九霄星轶影城的袁经理向记者介绍,截至1月26日,2024年春节档已正式定档7部影片,多以喜剧电影、动画电影为主,“由于喜剧、动画覆盖的观影群体范围较大,预计2024年春节档的全国整体大盘票房收入要高于2023年春节档。”

袁经理表示,春节档的影片已经成为了大众在春节消费的一种“刚需”产品,此前的春节档也涌现了不少高品质、高口碑的春节档影片,“可以说看电影已经成为过年的新习俗。”

吴清明一家住进了新房(央广网记者 王纪民 摄)

吴清明在南京打拼了八年,今年一月初,他和家人住进了在南京的新房。据了解,他们此前一直住在镇江,近些年,他们购买了秦淮区的一处共有产权住房,作为“新南京人”,这将是他和家人第一次在南京过年。

吴清明一家早早地就开始准备着年货,“第一次在南京过年,说实话还不知道这边有什么习俗,打算一家人在春节期间到处转转,也约了南京的一些朋友,准备去走访走访。”

对于吴清明来说,“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年味。”

“每个时代都会有每个时代的年味。”薛冰提出了这样的看法,“诚然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冲淡不少过年的仪式感,但新旧各异、天南地北的过年方式相互融合,或许就会形成一种新的年味。”


【责任编辑:吴闻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