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评观世界>

欧洲对华越理性,合作成果越丰硕

2024-03-27 10:05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荷兰首相马克·吕特3月26日至27日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在他之前,德国基社盟主席、巴伐利亚州州长马库斯·索德尔已于23日开启访华行程。之后,预期还有更多欧洲政商高层代表团也将访华,这让中欧间的沟通互动再次呈现密集状态。过去几年,欧洲对华认知出现负面趋向,对华政策因之也出现了一些负面调整,有些政客把对华“去风险化”喊得越来越响。但随着双方在经贸以及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国际秩序等广泛议题上“相互需要”的现实愈加清晰,越来越多欧洲人士开始更加理性地看待中国,并且能从相互成就、共同发展的角度处理对华关系。

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的中欧在经贸层面依然保持强互补性,双方也都从中获益。荷兰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23年中荷贸易额以及荷兰新增在华投资同比增长均在百分之二三十以上。德国则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巴伐利亚州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到530亿欧元,相当于该州对外贸易总额的11%。所以,无论荷兰首相还是德国巴伐利亚州州长,都将经贸问题作为这次访华的一个重要议题。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的经济现在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困难,亟需推动经济复苏发展,这使它们更加期待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转型中谋求机遇。

当前,世界经济整体上正在遭遇逆风,经济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脱钩断链”“筑墙设垒”等泛政治化操作增多,单边主义、去全球化大行其道。中欧都是开放型的大规模经济体,在全球化中获益良多,双方也都深知没有开放、可预期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中欧发展都将遭受损害。就此而言,逆全球化甚至去全球化不符合双方利益。作为全球层面的两大市场,中国和欧盟经济总量占到世界1/3,双方经济联系紧密,互惠互利,不仅造福于双方人民,也为世界各经济体之间的互动交往提供榜样,未来双方在共同维护世界经贸自由开放等方面的责任可谓重大。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仍然突出;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持续出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这将为包括欧盟及其成员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和地区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除了经贸层面,中国也是当今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中国一直是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始终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欧盟极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问题为例,中国一直在以实际行动参与其中,坚持节能减排,与欧洲一样大力推动经济绿色发展。目前,新能源在中国能源消耗中的占比稳步快速提升。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中国保障电力供应的重要力量,2023年数据显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占比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中国正以坚定步伐向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迈进。与此同时,中国也在持续加大对外合作力度,为全球减排目标和绿色发展作出自身贡献。未来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上,中欧无疑有着极为广阔合作空间。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发生在欧洲大陆上的俄乌冲突持续演变,接下来还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性。加之全球性通胀还未得到实质性缓解,粮食和能源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续,这些因素或是直接或是以连锁传导的方式影响着欧洲。越是在这样的境况下,国际社会包括欧洲的有识之士越认识到,中国着力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坚持以劝和促谈方式推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解决,这种立场和作为何等珍贵。作为两大全球性力量,中欧有着“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多边不要单边、要对话不要对抗”的共识,可以也必须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挥关键性作用。

欧洲内部的理性声音增多、声量增大,这对欧洲自身、中欧关系乃至世界来说都是好现象。双方都从一个稳定、可预期的多边主义国际秩序中受益,也有责任携手合作,回应时代要求。中欧之间有分歧很正常,毕竟连欧盟国家之间也有分歧和矛盾,但只要双方能以诚相待,摒弃偏见,排除第三方干扰,就一定能造福彼此,也更好地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欧需要更多的对话、交流和合作,我们欢迎吕特首相和索德尔州长,也将敞开双臂欢迎更多欧洲人士来华访问,期待中欧交往和合作结出更多硕果。(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