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长安:识破“经济数据不透明”论的障眼法
从今年年初开始,境外一些媒体及机构以“数据不透明”向中国经济泼脏水。其列举中国个别省份修正以前年度数据的案例,宣称“修正是因为之前存在造假”。但另一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又对中国经济增长保持乐观预期。如IMF今年2月初发布报告,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将增长4.6%。4月10日高盛发布研报,预计中国第一季度GDP增长7.5%,今年全年增长5%。此前该机构的预测值为4.8%。那么,如何识破“中国经济数据不透明”论的障眼法呢?
首先,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调整期,要解决之前积累的问题,但同时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活力,一定要将这两者统一起来认识,不能只看片面数据。
2022年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遭遇大调整,由此引发相关产业投资链条持续疲软,也导致一些地方或企业的债务风险问题暴露出来。过去20多年房地产市场高歌猛进,其中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模式带来的弊端必然需要解决。而且,这一产业所牵涉的利益面非常广。即便如此,至少在七八年前,政府、企业、学界也都对新产业、新模式、新赛道形成了积极的谋划,累积了相当规模的发展基础。所以,包括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设备等形成新的增长点。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居民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中国因人口基数大、城市化进程可持续、人们消费水平逐步提高等因素,庞大的内需市场依然强劲,这是其他主要经济体不完全具备的特征。
据最新统计,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总量已超过5亿人。我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汽车市场、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和网络零售市场。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近30%。巨大的内部市场循环加上相对稳定的出口市场,确保了我国经济可以对冲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冲击。今年3月,制造业指数已连续5个月位于扩张区间,物价指数温和回升,出口也实现增长。这说明,中国经济确实在经历结构调整,房地产“依赖症”也在消除过程中,经济整体企稳回升的趋势并未改变。
其次,缺少对经济数据的结构性研究,混淆概念和简单化比较,属于“自我误导”。
经济数据好和坏,要看总量,也要看结构,还要看与其相对应的环境。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更要加强结构性研究。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是,不少境外媒体和机构依据国家外汇局关于外资流入的数据判定“外资不来中国了”。其实,国家外汇局和商务部数据统计的规则是不同的,而且从中国使用外资的存量和增量数据来看情况并不差,甚至可圈可点,并不存在什么“数据不透明”。
以2023年二季度数据为例,国家外汇局数据显示,该季度外来直接投资净流入49亿美元。商务部数据则显示,该季度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424亿美元。这个差异是怎么来的呢?国家外汇局数据是按照“资产负债原则”编制的,按照该口径,一国的“直接投资资产”既包括本国的跨国企业对外股权投资,也包括境内子公司对境外母公司的贷款。并且采用净额编制,即资产和负债均按照投资减撤资来计算。直接投资负债中还包括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和已分配未汇出利润,以及股东贷款等内容。商务部数据则是按照“方向性原则”编制的,按照该口径,境内子公司对境外母公司的贷款须从外来投资中扣除,相当于境外母公司减少了对境内公司的直接投资。
目前,包括中美两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按照“方向性原则”编制外来直接投资报表,因为这个方式能够更直接地反映投资的来源国,并评估外国投资者进入本国投资的情况,便于进行国际比较。一般情况下,按“资产负债原则”编制的外来直接投资数据通常大于按“方向性原则”编制的该数据,但近年来出现了后者大于前者的情况。不管使用哪个口径的数据,都不能简单地说“中国经济数据不透明”,或者就此说“外资大规模撤出中国”。
再次,一些境外媒体和机构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经济,刻意夸大渲染个例,意图影响民众认知。
受自身“优越感”驱动,部分境外媒体和机构不接受中国经济稳步恢复、可以抵抗内外部压力的现实,对中国经济数据抱有偏颇和怀疑态度。借助个别中国企业存在数据造假的情况,渲染放大外部担忧,目的是影响外界对中国经济治理的认知。对此,我们不仅要充分重视,依法打击个别企业造假行为,不断完善监督机制,也要坚决回击一些境外媒体和机构的“中国经济数据不透明”论。
目前,国家统计局的直属各级调查队,包括省级、市级、县级调查队等,依法开展数据采集和筛查,发挥着巨大的数据保真功能。在这些数据采集工作基础上,依法打击虚报、重报、瞒报情况。因为长期以来,中国经济治理和作出经济决策都是以实事求是为根本,依据的是国家统计局数据,对客观存在的问题有充分认识。近几年提出一系列提振经济的具体措施,正是基于这些数据和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以,中国不存在将经济数据“朦胧化”的动机。(作者是资深财经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