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评观世界>

美欲在非洲重建战略影响力

2024-05-27 10:29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在肯尼亚总统鲁托访美期间,拜登高调宣布美国正式将肯尼亚列为撒哈拉以南非洲首个非北约成员盟友。此举凸显美国对非洲的“新认识”,以及利用区域大国加紧争夺影响力的战略意涵。

首先,加强在东非地区的军事存在。尽管拜登担任总统后宣布了新版美国“非洲战略”、举行了一场美非峰会,但是他却并未以总统身份访问过非洲,也未能落实他在美非峰会上的“全力支持非洲大陆”承诺。接待鲁托访问明显意在修复美国对非洲的怠慢形象。此访不仅成为拜登政府接待的第六个国事访问,而且鲁托本人也成为2008年以来首位到美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的非洲国家元首,并且获得了超高规格的礼遇。不仅拜登在白宫南门廊亲自迎接,而且会谈后举行了约500名嘉宾出席的大型国宴,这可是只有美国少数亲密盟友才能享受到的盛大仪式。

此外,将肯尼亚列为美国主要的非北约成员盟友,意在加强对非洲大陆的离岸操控。目前,共有包括以色列、巴西和菲律宾等18个国家被美国列为非北约盟友,皆为区域“支点”国家。尽管没有共同防御协定,但这将为肯尼亚带来一些额外的美国援助,包括一项新的约合700万美元的合作计划,尽管旨在帮助肯尼亚国家警察局,但实际上是依托反恐之名,加强美国在东非的军事影响力,进而在区域安全进程中发挥主导力。

其次,维持美欧在非洲的势力划分。当前美国非洲政策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竞争驱动,尊重并维护西欧盟友对非洲的“控制”是美欧间的基础共识。这也是造成拜登政府在西非遭遇挫折的重要原因。为尊重非洲的前宗主国,美国将非洲司令部总部设在欧洲,以反恐之名在尼日尔象征性驻军1000多人。然而去年的一场政变改变了地区现状。尼日尔现政府先是驱逐了法国的驻军和大使,接着要求美国士兵离开尼日尔,美国已宣布将于9月前全面撤军。在此背景下,选择肯尼亚是当下美国试图在维护盟友和意识形态竞争之间取得平衡的“最佳选择”。拜登希望加强同肯尼亚的军事伙伴关系,来扭转已经陷入困境的非洲政策,并期待肯尼亚能成为美国及其西欧盟友的代理人,进而协助解决非洲大陆及其他地区的冲突。鲁托政府似乎也显露出“配合之意”,不仅在多边投票场合紧随美国,而且积极参与美国支持的海外维和,派军队赴海地帮助平息席卷该国首都的帮派暴力。

再次,加紧与中国进行影响力竞争。非洲大陆拥有10亿人口和最丰富的关键矿产资源,正在成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一环。美国过去仅仅将非洲视为意识形态竞争的场域,而没有真正审视过非洲本身的战略价值。近年来随着中非关系的不断升级,美国开始加紧在非洲的布局,但是非洲的重要性并不靠前。去年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美国在非洲的软实力排名已经落后中国。

有外媒总结称,“从历史上看,西方一直将非洲视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中国、土耳其和其他海湾阿拉伯国家则将非洲视为一个可以抓住的机会,这种参与方式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非洲切实感受到了被认真对待。”而以竞争驱动的美国非洲战略很难做到这点。对于肯尼亚,美国则扬言要沿着中国支持建设的“蒙巴萨—内罗毕铁路”走向,平行建设一条高速公路,给予大量资金支持以帮助肯尼亚缓解债务负担。但这些能否真正落实,还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将肯尼亚拉入准安全同盟,不仅凸显了美国对于非洲作为“未来大陆”的重视,也折射出了美国在非洲的紧张神经。笔者认为,尽管美国目前在俄乌冲突和巴以问题上需要非洲的支持,但此番操作也恐难将肯尼亚完全转化为其在非洲利益的实际代言人。(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