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 南南合作知识分享中国大洋协会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南南人权论坛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雍和宫
中国供应商 商务 物联 应急 教育 生态 儒学娱乐 微视 健康 生活 食品 道家文化 音乐 记录中国电商中国母婴 数字经济 中国溯源 全球甄选 中医肿瘤民族数智中国康养中国影视动漫高校中国
丝路中国 中国湖北 新山东东海资讯 中部纵览 中国四川 七彩云南 浪潮资讯衢州有礼 新温州 海丝泉州 海峡常德时代吉林 兴安岭上兴安盟投资山西东北振兴Hello天津圣洁西藏天辽地宁
2025-02-16 10: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经评论:打开发展思路 推动物流业一路向“新”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脐橙“坐”无人机“飞出大山”,货物拥有“电子身份证”,新能源充电桩分布越来越密集……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身边正在经历的变化。这些有速度、有质量的服务背后,正是科技创新对物流产业的赋能。
近年来,我国推进现代物流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全国物流运行总体平稳,社会物流总额360.6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额增速稳中有升,社会物流成本稳步下降,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改善。与此同时,挑战依然存在,比如,降本增效仍需深化、运输结构仍需优化、物流体系集约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解决。
用以往的眼光来看,要打通物流产业这些发展堵点,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交通运输方式、健全物流体系等。然而,市场需求日益复杂多变,物流产业通过传统的管理、制度等手段实现降本增效、优化结构的空间已较为有限。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物流产业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谋求创新,尽快实现转型升级。
数字化、智能化是物流产业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如今,数字化新技术、新装备已经在仓储、运输等供应链服务的各个环节渗透。比如,浙江绍兴如润纺织品公司使用互联网货运车辆后,实现了车货快速智能匹配,运输成本降低近70%,货运效率提高超50%。这样一来,信息处理更集中,决策效果更精准,企业服务质量提升,消费者自然也更满意。
加快物流绿色化转型也是物流业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过去一年,我国11个国际枢纽海港港内集卡清洁能源使用率占比超过60%。目前,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建成超过1200万台,95%以上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具备充电能力,这为更多新能源车辆的投用提供了保障。物流绿色化转型举措加速推进,不仅有效促进了降本增效,更释放出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潜力。
此外,低空空域开发、低空经济壮大拓展了物流业创新的空间。未来,“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等多种运输方式立体联动,从而更好完善多式联运体系,提升运行效率。
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为推动加强创新驱动和提质增效提供了保障。其实,无论是数字化应用,还是绿色转型,抑或扩展低空经济发展空间,物流产业创新,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物流资源利用效率和行业经营效率,从而持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这些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当前,我国在物流产业的各个环节都具备创新实力,也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优势。接下来,要继续打开创新思路,推动物流业一路向“新”。到那个时候,物畅其流、货通天下,创新场景将源源不断涌现,物流产业的变革景象也会更加动人。(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