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眼底疾病治疗迎来全新时代 双通路眼底创新疗法完成四川省首批处方

2024-03-15 14:30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4年3月14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达州市中心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的患者拿到了双通路眼底创新疗法在四川省的首批处方。该疗法使用全球首个眼内注射双特异性抗体,能在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同时增强血管稳定性,改善患者长期视力获益和生活质量。该疗法已于2023年底先后在我国获批用于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和新生血管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成为中国眼底病领域高效、安全的全新治疗选择。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眼底病因其对社会生活和经济的影响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公众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2019 年发布的《世界视觉报告》显示,中国是世界上盲人和视觉损伤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作为最主要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我国有超过4000万的眼底病患者,每年新增患者数量超过300万。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和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主要的眼底疾病类型。“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2021年发布的第10版《全球糖尿病地图》,中国有1.41亿糖尿病患者,到2045年预计患者人数将增加到1.74亿。据此推算,未来20年我国罹患影响中心视力的DME患者将超过1100万。这些患者大多还在工作年龄段,血糖和血压往往控制不佳,不能有效治疗将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张美霞指出,“AMD在我国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20.2%。2020年中国大约有3123万的AMD患者,预计2050 年将增加到 5519万,其中对视力危害最大的新生血管性AMD(nAMD)约占10%~20%。全国大约有500万nAMD患者面临快速致盲的风险。AMD的患病率除与年龄高度相关外,吸烟能使AMD患病风险增加2倍,患病风险随吸烟包数与年数的增加而增加。综合多方面因素,AMD已经是造成视力丧失的第三大主要原因。及时调整不良的生活习惯,更好地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疾病才能有效预防这些非遗传类眼底病。”

患者一旦确诊眼底病,应该接受长期规范的治疗。目前,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是治疗多种常见眼底疾病的常规治疗手段。眼底病为多致病因素性疾病,但目前各类抗VEGF药物大多都是单通路治疗,仅针对单一致病因子VEGF家族的靶向治疗在临床实践效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既往仅拮抗 VEGF 治疗需要每月连续注射,很多眼底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并不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张美霞表示,“多重因素导致目前大部分眼底病患者未能取得理想的治疗结局,临床上迫切需要创新有效的治疗选择。”

作为首个专为眼内注射设计的创新双特异性抗体,可以同时靶向抑制引起多种视网膜疾病的关键致病因子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在原有抗VEGF治疗的基础上大胆突破,强效、特异性地同时结合并抑制Ang-2/VEGF-A两种途径,在增强血管稳定性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眼底渗漏,实现内外双重消除渗漏,稳定血管。

达州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沈志斌介绍,“多项全球III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约80%的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和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患者,在接受双通路疗法后,其治疗间隔能延长至3-4个月,维持期长久不复发,帮助患者通过更少的治疗次数获得同样甚至更佳的治疗效果。凭借创新的作用机制,该疗法能更好地帮助国内眼底病患者获得长期的视力获益和生活质量改善。”

《“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已经正式将眼底病新增为重要防治病种,并明确提出要关注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以期降低疾病负担和致盲率。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李爽乐指出,“双通路眼底创新疗法投入临床应用是眼底病治疗的重要里程碑,更期待未来能够通过国家医保,造福更多的中国眼底病患者,为他们带来长期视力获益和更好的生活质量,拥抱‘临床治愈’的曙光。”

【责任编辑:李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