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推荐

维持中印边境管控机制有助于营造谈判的良好氛围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林民旺 丨 时间:2020-09-11 丨 责编:王鑫

林民旺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9月10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同印度外交部长在莫斯科举行双边会谈。双方达成了五点共识,包括恪守现有边境事务协议和规定,防止两国分歧进一步升级。近期,中印边境地区局势不断升温。9月7日,印军非法越线进入中印边境西段班公湖南岸神炮山地域。这是继8月29日至31日印度在热钦山口等地非法越线占控后的升级行动。更恶劣的是,印军在这次行动中悍然对前出交涉的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鸣枪威胁。

印度此举是对中印边境管控机制的严重破坏。冷战结束后,中印在边境地区逐渐减少了军事存在,构筑了一整套的建立信任措施。其主要内容来自一系列重要协议,这些协议的达成和执行,不仅裁减了双方在边境地区的军队部署,增加了彼此的军事透明度,还建立了各种冲突解决机制、沟通机制。尤其是2013年达成的《中印边防合作协议》,以法律的形式把过去管控冲突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肯定了下来,确定了双方今后处理类似情况的要求和规范,明确了双方在边境地区合作的范围和机制,规范了两国边防部队和两军之间加强联系的方式。

建立边境管控机制的目的是给边界谈判提供良好的氛围,以实现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迄今为止,虽然中印边界的谈判仍然困难重重,但是边境管控机制的存在,可以说给两国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和平的边界。而1996年的《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明确规定,在实控线两公里范围内不鸣枪。同时,在这一条约中还规定当两军进入对峙时,双方都必须保持克制,避免局势的进一步升级。

然而,印度不仅违背了上述规定,而且还在对峙中推动了局势升级。这一做法显然来自印度高层的授意。在6月15日的加勒万河谷事件发生之后,印度总理莫迪就称,将给边境一线部队自由开火的权力。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印度的做法仍然停留在鸣枪警告的阶段,并未直接朝向我方人员射击。这说明印度希望以鸣枪的方式来低成本地“蚕食”我方领土和越线占控。这种做法显然是愚蠢的,如此一来边境必将失去稳定和平的局面。另外,既然边境可以鸣枪警告,那么在特殊的危机情景下,就和可能会导致边防双方人员互相射击。如此一来,一整套边境管控机制将彻底失效。

对中国来说,印度破坏边境管控机制的做法,给我方施加了压力。虽然中国希望继续维持原有的边境管控措施,但是中国也要积极预防边境管控机制失控的风险,为较长时期内边境不稳定做好足够的筹备。(责任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