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推荐

促进人文交流,改善中美关系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王刚毅 丨 时间:2020-11-30 丨 责编:乐水

王刚毅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过去四年,特朗普总统将中国当作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利益以及价值观的最大威胁,中美关系降到近年来最低点,几乎所有领域的双边合作与交流,包括贸易、科技、安全、军事、文化教育及民间交流均遭到破坏,有些甚至脱钩。

尽管“中美关系已不可能回到从前”是大概率的事,国际社会仍然期待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紧张在拜登政府时期得以舒缓,双边关系修复有所,很少有国家愿意看到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陷入冲突,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合作仍然是国际社会的主流选择。前不久,15个亚太国家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以及亚太经合组织(APEC)经济体领导人发表的吉隆坡宣言就是最新例证。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在大选后向其支持者首次发表公共演讲时说,“美利坚回来了”,这是一个清晰信息,即拜登政府将摈弃特朗普单边主义,美国将更多与国际社会一起应对全球问题和共同挑战。这一多边主义取向为中美两国通过政治对话寻求共识,建立共同立场,在多边和双边问题上合作提供了机会。

拜登在明年1月20日就职后会优先处理国内议题,制定对华政策也需要时间,但我们不能够坐等,任由双边关系继续下滑。两国之间的竞争虽不可避免,但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竞争失控,更重要的是双方可以就事关双方利益问题立即开展合作,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经济恢复等。

《自然》杂志指数显示,中美互为对方最主要的研究合作伙伴。特朗普力图使中美科研“脱钩”,引发了中国和美国科研界的严重关切。此种行为应当停止了。拜登政府上台后可以立即采取措施,首先促进中美在新冠病毒疫苗、其它治疗手段和产品研发方面开展合作;两国可通力协助世界卫生组织公正高效分配疫苗;两国还可携手将疫苗打造成所有国家都买得起、用得上的全球公共产品,上述努力将为在全球范围内赢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出巨大贡献,也可为两国在其它领域合作铺平道路。

无论中国还是美国的经验都表明,不同国家之间人员和思想交流对国家成功至关重要,尽快恢复两国间正常教育和学术交流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目前也比较容易实施。

教育交流使中美两国受益。青年学生敏于学习、思想开放、乐于交友,对促进中美关系发挥了特殊作用,无论是培育建设性双边关系,还是管控两国间竞争,都需要一批善于理解对方并努力寻求合作的国人,在中国学习的美国人和在美国学习的中国人易于跨越文化和国度隔阂携手合作,是发展两国关系的宝贵资源。

智库交流是学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对发展中美关系发挥着独特作用。智库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不同教育背景学者搭建平台,探讨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彼此交换观点,增进相互理解,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通过发布报告和研究成果影响公众。

在中美关系紧张程度已创新高、相互信任处在历史新低之际,两国学者应该避免情绪化宣泄或口头攻击,多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努力弥合分歧,即不可忽视也不应夸大两国间矛盾;要坚持开展理性对话、提出建设性意见、贡献可行性解决方案;在21世纪的今天,要保持头脑冷静,谨慎审视 “修昔底德陷阱”理论和“第二次冷战”预言。

建立中美之间相互信任十分艰巨。中国学者需要更好地对外阐释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和外交政策,美国学者则可促成华盛顿排除不同文化、不同政治体制和不同经济制度障碍,与一个现代化的、强盛的中国和平相处。两国智库要竭尽所能争取中美关系沿着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和平共处的道路不断发展,构建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