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推荐

2020年就业数据好于预期,有力支撑全面小康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袁正 丨 时间:2021-03-02 丨 责编:王鑫

袁正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研究员

2020年,我国全年平均城镇调查失业率5.6%,低于6%的控制目标,年底时失业率是5.2%,与上年同期持平,说明就业已经承受住了疫情压力,全年表现好于预期,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具体数据方面,2020年新增就业人数完成1186万人,超过了900万的目标任务。高校毕业生去年底总体就业率达到90%以上,贫困劳动力的务工规模达到3243万人,全年不降反增,超上年10%。就业数据好于预期,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经济恢复有力。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经济运行稳步恢复,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好于预期。GDP全年增长2.3%,第二季度开始实现正增长,逐季增速加快,第四季度增速达到6.5%,基本恢复正常增速。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经济有力恢复带动了就业表现超预期。

二是“六稳”“六保”工作的落实有力。2018年7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六稳”方针。2020年4月,为应对疫情冲击,中央又提出“六保”的新任务。各地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稳就业、保就业是排在第一位的工作。在疫情不利局面下,各地推出稳岗补贴政策,激励企业复工复产,切实稳定就业。仅四川民营企业抽样调查显示,21.03%的受访民企经营恢复到疫情前的100%及以上,31.79%的受访民企恢复到80%-100%。36.92%的受访民企用电量比去年增加,40.51%的受访民企持平。31.79%的受访民企用工量比去年增加,45.13%的受访民企持平。28.72%的受访民企营业收入比去年增加,25.13%的受访民企持平。

三是保护市场主体的措施有力。疫情发生后,各地推出企业纾危解困政策,“保市场主体”是最大的保就业、保民生。金融部门开展了“战疫贷”“稳保贷”“金融甘露计划”等行动,为中小微企业保驾护航。2020年,民营市场主体逆势走高。以四川为例,截至12月末,四川实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681.48万户,同比增长14.15%,比上年高出4.65个百分点;占全部市场主体数的97.46%,略高于上年水平,其中,私营企业162.04万户,同比增长18%,个体工商户508.78万户,同比增长13.23%,农民专业合作社10.66万户,同比增长2.86%。全年新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126.59万户,占全部新增市场主体数的98.21%。数据显示,四川、广西、重庆、陕西、山东、安徽的民营市场主体均保持较快增长,民营市场主体占到全部市场主体97%以上。

四是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崛起有力。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线上购物、直播带货、在线诊疗、在线教育等新型消费逆势上扬。“数字经济”“夜间经济”“宅经济”等新消费业态,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消费模式异军突起,电商及物流、零工经济吸收了大量的就业转移,一些地方建起了“淘宝村”,切实增进本地就业。

“十四五”时期,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稳定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就业稳定不仅有利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就业稳定,意味着社会大局稳定、社会和谐和民心安稳。这将有力支撑经济结构转换和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局打下良好的基础。(责任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