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推荐

【传习录】传承五千年文化自信,凝聚新征程奋斗合力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谢伟锋 丨 时间:2021-03-25 丨 责编:唐华

谢伟锋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动力来源。22日下午,正在福建武夷山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习近平表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借古喻今,更是鉴往知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这句古语。其出处正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意思是说“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也是为人民而设立”。凿空千年而来,以朱熹为代表的诸多思想巨擘为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也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宝贵的方法论。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朱熹园谈文化自信,指出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掷地有声的话语,给现在以启迪,给未来以昭示。

作为全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五千年文明彰显着我们这个国家最为内在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信仰,它不仅具有宏大的历史性,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站在历史的交汇点回望,今天中华民族能屹立于世界东方,开启民族复兴伟大征程,既有古代先贤智慧的深刻影响,也有近代革命先辈的浴血拼搏,更有新时代奋斗者的不懈努力——这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并不是各自成篇的,而是首尾相连的。注重从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开拓前进,已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而这,也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的时代内涵所在。

时间只有放在更长远的阶段去看,才能体现出它的意义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百年党史、千年文明、万载功业,时间递进的逻辑里,饱含着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机统一。而在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跃之中,我们更加清楚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从中汲取的文化自信,也推动着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传承五千年文化自信,凝聚新征程奋斗合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信不是盲目乐观的,而是有逻辑可循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把中华传统文化投入到当代的实践中去。从古老的“东方智慧”到当今的“中国方案”,在“当惊世界殊”的变化里,彰显着中国共产党让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发展的伟大创新。都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上下五千年则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把这一光辉历程融入到当下轰轰烈烈进行的党史学习教育之中,是生动实践的必然,更是文化自信的使然。(责任编辑: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