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推荐

以人权为名向中国发难,凸显英国的战略野心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刘越 丨 时间:2021-04-30 丨 责编:郭素萍

刘越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春季万物始兴,中英关系却鲜见好转迹象。继香港问题之后,涉疆议题又在英国政界持续发酵。近日,经保守党议员努斯拉特•加尼倡议,英国下议院通过了一项涉疆动议。该动议谎称我国新疆维吾尔族人民正在遭受“反人类罪”和“种族灭绝”,并呼吁英国政府“动用国际法来遏制这一行径”。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予以强烈谴责。几乎同时,英国外交、联邦和发展办公室(FCDO)决定,2021-2022年英国对华援助预算削减95%,仅剩9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810万),用于资助旨在促进“开放社会和人权”的项目。

近年来,英国频频以人权为借口指摘中国。与其说这是在维护“国际正义”,不如说它是一个曾经辉煌而如今深陷内政外交困局的老牌资本主义大国对危机的焦虑应对。

自2016年“脱欧”公投至今,短短5年间,唐宁街数次易主。从卡梅伦到特蕾莎•梅,再到现任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英国领导人已经被脱欧谈判和后脱欧时代亟需重整的各种关系搞得焦头烂额。脱欧是否真的有助于英国成为一个经济更繁荣、司法更独立、国民更幸福的国家,目前还未可知。然而,能观察到的是,英国社会正在变得更加撕裂而非稳定,英国经济亦在新冠疫情中雪上加霜。物价上涨、失业率增加、种族矛盾激化……英国正面临着严峻的国内治理危机。在对外关系上,自2020年底正式退出欧盟后,英国便开始了与欧盟各国的贸易谈判。但是,这些谈判进展缓慢,利益分配结果难料。而被英国寄予厚望的与美国之间的“特殊关系”也正面临考验。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人权成了一张凝聚国内民心、团结国际盟友的一张牌。这张牌,基于西方概念里的“普世价值”,却最终演化为对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的政治构陷。 

英国提高在涉华议题、特别是人权事务上的调门,亦是配合其“全球化的英国”战略在印太地区实施。打造一个“全球化的英国”是2018年特蕾莎•梅主政时期提出的目标。今年3月,约翰逊政府发布了一份一百多页的政策文件,详细阐述了英国未来的使命。简言之,对内,英国将通过发展贸易和科技,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及国防安全;对外,英国将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促进民主和人权事业,推动“开放社会和经济体”的繁荣。为此,英国决定将战略重点转移到印太,着重提升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

尽管官方尚无定义,但和美国一样,英国将中国视为其在21世纪“重返亚洲”的首要竞争对手。此次英国决定大幅削减对华援助,除财政吃紧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在不少英人眼里,中国已是一个经济总量在2010年跃居世界第二的“富国”,因此不再适合大量接受国际援助。自19世纪中叶以来,英国人对中国的心态,亦经历了从“卑华”到“惧华”的转变。面对一个体量庞大、又有地缘优势的复兴之国,鸦片战争时代用坚船利炮积累的心理优势早已荡然无存。于是,英国便亦步亦趋跟随美国,试图通过人权议题扩大自身在印太地区的话语权。

可以说,除凝聚国人、团结盟友外,英国还想把人权这张牌当成一种价值观软实力,再次叩开亚洲大门。作为一个前殖民帝国,英国人对印太地区存有特殊的历史情结。如果说在涉疆事务上,英国更多是在配合美国炒作,那么,染指香港问题则反映出其仍想一探自己在前殖民地的剩余影响力,甚至试图以当代所倡导的所谓“政治民主”,偷换殖民地时期自由市场的经济概念,篡改香港人民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记忆。

英国一系列的操作无疑阻碍了中英关系的良性发展。首先,无论新疆问题还是香港问题,都属于中国内政。“不干涉他国内政”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也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英国一方面持所谓的“国际法”来声讨中国,一方面又在新疆和香港事务上干涉中国内政、破坏国际规则,显然是双重标准。

其次,所谓中国对维吾尔族民众实施“种族灭绝”是违反国际法的弥天大谎,也是对新疆发展成就和中国涉疆政策的极大污蔑。涉疆问题的本质是反暴恐、去极端化、反分裂,它关系到中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中国的新疆政策符合联合国《防止暴力极端主义行动计划》及《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的原则和精神。

事实上,新疆已经连续4年多没有发生暴恐案件。2010-2018年,维吾尔族人口的增幅不仅高于全疆人口的增幅,也高于其他少数民族人口的增幅,更明显高于汉族人口的增幅。英国某些政客在没有调查依据的情况下随意将“种族灭绝”的标签贴到中国身上,是恶意的政治操弄,挑战了中国的底线。

再次,尽管英国削减对华援助并不会对中国造成实质影响,但英国在中英关系敏感时刻作出这样的决定,并强调剩余资金将用来支持“开放社会和人权”项目,显然无法摆脱其有意将对外援助“政治化”的嫌疑。

英国针对中国之举也无益于自身建设。英国若想回到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全球化的英国”,势必只能凭借自己的智慧与气度在国际竞技场上纵横捭阖,而非紧跟美国掣肘中国。中英两国在经贸、法务等领域有较大的互补互惠空间。中国有诚意做英国强国之路的合作伙伴,而非劲敌。中国亦期待英国从两国关系大局出发,做出理性选择。(责任编辑: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