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推荐

【传习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走向世界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雷钟哲 丨 时间:2021-05-15 丨 责编:乐水

       雷钟哲 陕西省作协会员


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来到医圣祠,了解“医圣”张仲景生平及其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一次次决策部署,一次次实地考察,不仅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医药瑰宝拭去蒙尘。2016年2月3日,习近平在江西江中集团江中药谷制造基地考察,同企业科技人员亲切交流;2018年10月22日,习近平考察广东珠海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了解该村种植中药材黄精等特色经济作物情况;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颁授勋章。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深意可见、意义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重视中医药,因为在他看来,“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这和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说的“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论见一致。事实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中医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民族就是依靠中医药同疾病顽强斗争,并在实践基础上产生了《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温热论》等经典著作,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成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

中医药的重要作用,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异常精彩的发挥。临床筛选出的“三药三方”,就是从古典医籍的经方基础上化裁而来的。数据显示,在中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这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和惊艳成果。另一个权威实证,就是屠呦呦从中医典籍中受到启发,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取出青蒿素,转化成一种强有力的抗疟药物,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她本人因此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深情地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此次获得诺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科学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耀。”这位无博士学位、无院士头衔、无留洋背景的“三无科学家”创造的科研成果,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证明了土生土长的中医药的伟大,标定了中医药价值的新高。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如果把中医药学看作是东方文明的代表,把西医药学看作是西方文明的代表,那么正如总书记所言,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可是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热衷于妖魔化中医药,极力贬低中医药的治疗作用,加之中医讲究精气、阴阳、五行、脉络……目不能见、手不能及,不像西医那样“刀下见菜”,导致中医药学即便在故乡中国,也被边缘化了,成了一些人否定讪笑的对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把总书记说的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落到实处。同时,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医药瑰宝褪去灰尘,放射出愈加璀璨耀眼的光芒。还要看到,重视发展中医药不单是疗疾祛疴,还有弘扬中华文化的作用。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对中医药学的自信,文化自信也就失去了一个重要支撑。(责任编辑: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