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推荐

中国共产党推进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贡献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王员 李侑峰 丨 时间:2021-07-25 丨 责编:魏婧

王员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侑峰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广西社科院助理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制度是重要保障。建党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选择、建立、探索和完善先进的社会制度而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清除了主要的旧制度障碍、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基础、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障和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的制度贡献。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清除了主要的旧制度障碍

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封建社会制度已经腐朽没落。只有从根本上清除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旧制度,才能为建立新的先进社会制度创造条件。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要从旧制度的基地上建立起来,它就必须清除这个基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成功唤起了广大群众对压迫、剥削、欺辱中国人民的旧制度的强烈不满和斗争精神,凝聚起了清除旧制度的强大力量,带领中国人民坚决地与一切维护旧制度的旧势力不懈斗争。

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了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旧制度,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清除帝国主义所维护的强权、霸权、殖民制度;废除封建主义留下来的制度残余,解除了封建主义强加给广大人民的沉重枷锁,清除封建主义所维护的腐朽、落后、愚昧制度,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飞跃;推翻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制度,废除了官僚资本和官僚阶层建立的政治制度及其特权制度,清除官僚资本主义势力所维护的反动、剥削、压迫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制度发展方向,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扫清了主要的制度障碍,从而获得了社会各界最广泛的拥护和支持,成功地建立起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让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建立起了体现国家主权完整、独立自主的新制度,结束了中国主权被肆意践踏、外国列强在中华大地上耀武扬威的屈辱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主权保障;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彻底消灭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道路;通过社会各方面的民主改革,废除了产业、行业内由封建把头把持生产和管理的腐朽制度,建立了新的劳动制度。严厉扫除旧社会的各种痼疾和弊病,使社会各阶层人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环境。

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力量,凝聚最广大共识,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政治制度的保障;中国共产党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在推进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从而成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一系列制度的确立,为党带领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提供了制度遵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活力的体制保障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破除了“两个凡是”的约束,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坚定不移地推动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并不断向新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冲破了僵化的高度集中的、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机制,创造了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体制改革、改革和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良好的体制机制。在充分吸引利用外资、创办经济特区等方面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推动对外开放快速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打开了学习窗口。

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强调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探索。通过变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和具体制度,发展和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政治制度保障。

此外,中国共产党还在党内制度、科教制度改革上积极作为,激发体制内新活力。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制度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的回归问题。通过一系列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构建了比较健全的制度体系框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鲜活力的体制保证。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注重从关联性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层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整体协调推进。在经济体制改革上,不断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形成定期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和重大经济问题等制度,把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集中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实现了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稳固的经济发展支撑。在政治体制改革上,以凸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为关键,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现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新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切实贯彻落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充满活力、爱国统一战线相关制度巩固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科学、民主、文明的政治制度保障。在思想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上,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切实把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总体性的协调发展、整体推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优越的制度条件。

为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中央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制度改革完善的原则遵循、战略导向和主要目标,为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指明了方向。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抓好基础性、长远性、系统性的制度设计,完善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制度体系,在关系国家繁荣稳定发展的诸多方面都作了更为完善的制度性安排。进一步健全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相关制度机制,全方位扎紧制度的笼子,制度治党水平不断提升。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的全面管治权,完善“一国两制”方针的法制体系,整体上保证了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新时代我国关联性更强和更为系统化的制度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为突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责任编辑:郭素萍)

【本文源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文化理路研究”(17BKS046)和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强化高校院级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研究”(17DJZD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