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推荐

【传习录】建设美丽家园 维护民族团结 守护神圣国土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雷钟哲 丨 时间:2021-08-23 丨 责编:郭素萍

雷钟哲  陕西省作协会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月19日给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读了来信,了解到脱贫攻坚给阿佤山带来的深刻变化,感受到了阿佤人民心向党、心向国家的真挚感情,我很欣慰。

习近平总书记给老支书们的回信不长、意蕴深远,话不多、字字重要。在不足300字的回信中,无论是抓好乡村振兴还是兴边富民,无论是促进共同富裕还是边疆繁荣稳定,以及对美丽家园、民族团结、神圣国土提出的建设好、维护好、守护好的要求,个个都可谓“国之大者”。而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是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映照。回信在沧源佤族自治县和临沧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族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表示一定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牢记在心,转化为建设佤山的自觉行动。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沧源佤族自治县是云南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25个边境县之一,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又是一跃千年的民族直过区、革命老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佤族原始古村落翁丁村,被称为“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伴着全国脱贫攻坚的坚实脚步,到2019年底,该县67个贫困村、4万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闯出了一条边疆直过民族地区摆脱绝对贫困的成功路子。一步跨越千年的沧桑巨变,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感到很欣慰的直接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对少数民族一个不落地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热情,殚精竭虑、念兹在兹。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特别是直过民族告别刀耕火种、一步千年的根本性巨大变化,是14亿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的人间传奇,是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令国际社会倍感惊艳、赞不绝口。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中国取得的非凡成就为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希望,提供了激励。

世界上没有不经耕耘的收获,人世间没有不经奋斗的幸福。沧源佤族自治县今天的幸福生活、巨大变化,正是昨天18万阿瓦儿女在巩固脱贫成效、完善基础设施、培植特色产业、推动全域旅游、打造美丽县城、推进乡村振兴、扩大沿边开放、提升保障能力、增进民生福祉、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的结果,其背后是民族团结的坚实支撑。

治国必治边、治边稳当先。历史一再昭示我们,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就能迸发改天换地的伟大力量,就能谱写今非昔比的幸福乐章。脱贫攻坚路上,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的决心与信念,正是中国打造脱贫伟业的原动力。长期在边境地区工作生活的老支书们,更懂得边民富、边疆稳的重要意义。亦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才寄语他们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

沧桑巨变,风鹏正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全部“清零”,是起点不是终点。我们要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边疆繁荣稳定,我们还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目标。地处祖国边陲的各族儿女,要再接再厉、接续奋斗,抒写新征程奋斗篇章,赢得新阶段发展成果,把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蕴含的深意和厚望,变成现实的美丽图景。

不得不说的是,一些抱着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旧观念的政客,一些亡我之心不死的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中华各民族的团结,不愿看到中国的发展和稳定。非但不愿看到,甚至编造世纪谎言、抹黑污蔑中国,不遗余力策划推动疆独、藏独等民族分裂活动。“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深谙民族团结之重要,深固民族团结之根基的中国人民,岂是几声凄厉、几声抽泣的碰壁苍蝇撼动得了的呢?非要沿着分裂这条道走到黑,前方就是覆没的坟场。(责任编辑: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