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推荐

东博会正青春,助力中国-东盟合作三十而立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王维时 丨 时间:2021-09-18 丨 责编:唐华

王维时 上海政法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是双方关系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大年”。9月10日-13日,为期4天的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举行。18年来,从服务自贸区建设到助力“升级版”打造,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东盟国家落地生根到推动RCEP早日生效实施,东博会见证了中国-东盟关系逐步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也日渐成为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有力抓手。

东博会的举办是伴随着中国东盟关系的不断深化而迈步向前的。2002年11月,《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启动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04年11月,肩负着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使命,东博会在广西南宁拉开大幕。

东博会立足于中国-东盟合作,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全球开放。通过创新设立特邀合作伙伴机制,设立“一带一路”展区,东博会实现了“一带”与“一路”的有效衔接。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表示,未来“东博会将继续秉承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推进器的作用,以RCEP签署为契机,从服务‘10+1’向服务RCEP扩展,并进一步延伸到更多‘一带一路’国家。”

事实上,东博会的意义超过了一般层面的经贸平台,构筑了一个重要的外交舞台。据统计,先后有100多位中外领导人、34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东博会,举行了数量众多、内容重磅的高规格会谈,有力推动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东博会首次设置公共防疫及卫生展区,今年还举办了中国-东盟药品合作发展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在加强中国和东盟公共卫生领域合作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全球疫情继续蔓延、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如何激活全球经济贸易动力,维持国际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负责任的国际行为体必须考虑的议题。以东博会为重要平台的中国-东盟关系的良性发展对亚太区域合作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激励作用,也为全球经济社会的复苏和发展注入了动力和信心。

18岁的东博会正值青春年华,而立之年的“中国-东盟对话伙伴关系”意气风发。

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从1991年7月开启至今,中国-东盟对话伙伴关系已经走过了30载岁月。作为域外国家,中国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一个明确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第一个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些举措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对东盟的尊重和作为伙伴的真诚。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的演讲中郑重提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强调要坚持讲信修睦、合作共赢、守望相助、心心相印、开放包容,使双方成为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今天,东盟的发展前所未有地与中国紧密结合在一起,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正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以极具标志性意义的经贸合作为例。30年来,中国-东盟贸易规模扩大了85倍,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的背景下,中国-东盟贸易展现出强大韧性,实现了突破。2020年东盟超过欧盟,跃升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连续12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与东盟首次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由东盟发起并以东盟国家为主体成员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有望于明年初正式生效。今年4月,中国正式完成RCEP核准程序,成为非东盟国家中第一个正式完成核准程序的成员国。

30年来,中国与东盟携手前行、风雨同舟,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不断丰富,互利合作呈现全方位、多层次拓展,成长为“最大规模的贸易伙伴、最富内涵的合作伙伴、最具活力的战略伙伴”,领跑东亚区域合作进程,成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发展繁荣的重要支柱。站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新起点上,正如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所说,中国和东盟“致力于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开创双方关系更加精彩强劲的下一个30年”。(责任编辑: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