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推荐

国常会出实招,“燃煤之急”有望近期缓解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盘和林 丨 时间:2021-10-12 丨 责编:乐水

盘和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做好今冬明春电力和煤炭等供应,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经济平稳运行进行了重要部署。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电力、煤炭供需持续偏紧。多种因素导致“限电限产”的浪潮席卷全国十几个省份,个别地方甚至将“限电”延伸至居民用电领域,对正常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电力作为商品,市场供需格局的变化和波动属于正常现象。盲目地把限电归咎于能耗双控和“双碳”,是不符合现实依据的。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我国的发电结构中,火电占据绝对比重,装机容量占比超55%,年发电量占比超75%。电力企业煤炭消费量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一半以上。而今年以来国内电煤供应持续偏紧,煤炭价格上涨,电厂存煤库存已降至历史低位。

其实在能源市场上,剧烈的价格波动本来就是固有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供给缺乏弹性,这是能源行业的技术特点决定的。因为缺乏供给弹性,使得即便是非常小的能源供应缺口也可能造成巨大的冲击。而且,不仅是中国,现阶段全世界很多国家与地区都在上演不同程度的能源紧缺问题,欧洲的天然气、印度的煤炭、美国的天然气和全球的石油,价格都已远超历史记录。

具体来看我国,今年电力和煤炭供需紧张是多重因素的叠加结果,“拉闸限电”的背后归根结底是供需的矛盾。在需求端,疫情后工业持续复苏是导致电力紧张的主要原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工业是拉动今年用电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6.5%,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近70%,明显超过往年水平。另一方面,煤炭也是很多工业产品的原材料,比如水泥、化工等,在经济逐渐恢复背景下,工业产品对煤炭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

再从供给端来看,我国的煤炭储备量非常丰富,自然资源部《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0》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煤炭总储量17588亿吨左右。从生产量看,中国是全球煤炭产量最高的国家。但我国煤炭行业长期呈现“多、小、散”的局面,小型煤炭生产企业众多,具有一定规模的煤炭生产企业数量比较少。当经济恢复导致能源需求轻微上升时,供给作出响应的过程非常缓慢。尤其是近些年因为政策影响,新增产能受限。

进口煤炭是我国煤炭供应的重要补充,2020年中国煤炭进口量全球第一。但全球煤炭贸易下跌严重影响了我国煤炭的进口,数据显示今年1-8月进口煤炭19769万吨,同比下降10.3%。

随着此次国常会的召开,有关方面政策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密集落地,具备增产潜力的煤炭企业将增产增供。作为国内第一产煤大省的山西,承担着14个省区市第四季度煤炭的保供任务,然而近期突遭强降雨侵袭,汛情导致部分煤矿停产,可能会对煤炭供应产生短期影响。但长期来看,随着新增产能的投放,此轮极端供需错配的局面是可以扭转的。需要注意的是,政策面除了核增产能外,安全生产和运能调度安排更需要做好,以保证所增加煤炭产能可以最快发挥效果。

此外,在缓解供需矛盾上,价格机制也是缓解能源供需错配问题重要的“无形的手”,煤炭供应紧张催生电厂涨价诉求,此次会议也推动电价机制进一步迈向市场化,提出将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不超过10%、15%,上升至20%,加强分类调节,将高能耗产业由市场交易形成价格,不受上浮20%限制。由此逐渐改革完善煤电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本质上也是从需求侧调节用电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及时从暴露出的问题中总结教训,对于政策的制定未必是一件坏事。当前,中国煤炭缺口不算大,在政策的有效推动下,国内的电力和煤炭供应,在未来1到2个月有望逐步好转。从长期来看,此轮国际能源危机之后,可能仍然会有“回头浪”,能源问题因其地位的特殊性和需求的广泛性,实现保供和转型也不会是一日之功,一定要掌握好节奏,采用周密的措施和配套政策稳妥地加以推进。(责任编辑:乐水)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