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推荐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助力实现质量强国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李成文 李金蔓 丨 时间:2021-10-17 丨 责编:王鑫

李成文 宜宾学院教授、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李金蔓 宜宾学院质量与检验检测学部教师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中国制造业正在向中国创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之路转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战略部署。规模性企业逐步重视质量及标准化工作,但众多中小企业如何迈向质量时代,各行业如何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则需要切实可行的指导纲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出台,便为各行业如何迈向质量发展之路提供了方向及实施路径,具有奠基性及引领性作用,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标准是促进质量提升的技术实现手段之一。通过构建促进生产发展的标准体系,可以助力技术创新,全面推动制造业、服务业等的高质量发展,促进综合国力的提升。《纲要》指出,要完善促进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标准化相关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标准化服务机构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标准工作的全域发展

《纲要》指出,要实现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的状态转变,引导社会团体制定原创性、高质量标准。标准化运用要渗透至经济社会的全域,实现贸易、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标准全覆盖,逐步凸显标准化工作的质量效益,推动各行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也可助力国家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城乡及社会建设发展、行政管理及社会治理等,构建绿色社会与和谐社会。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加强科技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促进关键技术领域及应用前景广阔的技术领域中的标准化研究。以开放包容的态势深入标准工作的国际交流与促进,提高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及兼容程度,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化协同发展。“十四五”期间,标准化工作将成为社会各领域的主动性工作,而非被动性任务。

以标准引领新兴产业质量发展

在标准促进新兴产业质量发展方面,加强基础标准及通用标准的建设,筑牢产业发展根基,健全制造标准并形成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标准群。促进服务领域、食品冷链、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标准化及品牌化建设,提升消费品质量水平。同时,促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标准化构建研究,培育新业态模式,实现标准对新产业的领航作用,如食品、医疗、应急管理、公共交通等的智慧化转型发展标准的构建,如能源、金融、跨境交易等的保护及监管规范等促进平台安全发展。要强化标准在各个产业的实施应用,建立配套标准制度,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推动企业提升执行标准能力,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提高质量水平。

促进标准与质量基础设施的融合发展

各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推进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等信息基础设施系列标准研制,制定创新基础设施标准,促进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同时,以标准为牵引,统筹布局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资源,推进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健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强化标准在计量量子化、检验检测智能化、认证市场化、认可全球化中的作用,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完善质量治理,促进质量提升。

当前,中国在关键技术工艺、新兴产业、社会治理等方面与强国目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从质量大国迈向质量强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需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推动标准变革,实现全域、全产业、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工作。

《纲要》的出台,将促进各行各业重视标准化工作,以标准促进产品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纲要》中的主要任务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同步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基于国家层面,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以标准化推动我国制造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看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等活动如火如荼展开,指导质量强国实践。未来,随着标准化等各领域的发展,必将形成集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一体化运行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助力质量强国战略。故《纲要》的出台,对于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责任编辑:王鑫)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