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推荐

科技界“顶流”奖项背后的大国担当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陈曦 丨 时间:2021-11-06 丨 责编:王鑫

陈曦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其中分量最重、最引人注目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获得。每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奖人选都会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是除此之外,国家科学技术奖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

第一,获奖项目数量下降,但“含金量”仍然保持在高水准,甚至胜于往年。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与2019年度评选出的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相比,2020年度获奖项目数量和科技专家人数均有下降。同时,2020年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的授奖率下降至14.9%,其中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数量较2019年减少20%。这主要是由于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过程中,坚持标准,宁缺毋滥。新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自2020年12月开始实施之后,以更加透明、严谨的制度进一步规范科技奖励,推动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含金量”提高。

第二,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原创性成果和长期研究成果得到充分肯定。例如,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团队获得了被视为“原创性最强、科学价值最高”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们原创性地提出“纳米限域催化”的新概念并成功实践,引领和推动了催化学科的发展。此外,国家科学技术奖坚持要求提名成果应用需满三年以上,每项成果要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考验。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源头。国家科学技术奖鼓励的正是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从而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科研生态,让科研人员能够踏下心来创造出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

第三,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需求更高,体现出加强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谋划。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际科技博弈日益激烈,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对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尤为重要。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顾诵芬院士和王大中院士分别在中国飞机空气动力学设计体系和先进核能领域取得突破。他们坚持自主创新之路,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中国未来需要有更多这样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成为主要科技领域的领跑者和新兴前沿交叉领域的开拓者,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始终处于世界前列。

第四,深化国际科技合作的趋势不断加深,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20年三大奖全部向外籍人士开放,最终由外籍专家主持或参与完成的项目有5个;国际科技合作奖颁发给了来自7个国家的8位外籍科学家,以及1个国际组织。中外科学家进行开放合作才能促使全球科技发展取得更多突破,在科技领域创造出更多的国际公共产品,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尽管世界局势复杂多变,近年来“科技战”屡屡发生,但是国家科学技术奖传递的信息仍然是中国坚持以全球视野推动科技创新,并且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未来中国将通过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打造更加开放的科研环境,在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氛围的同时进一步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责任编辑:王鑫)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