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推荐

记者节,让我们重提“媒体担当”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邓海建 丨 时间:2021-11-08 丨 责编:乐水

邓海建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2021年11月8日,是中国第22个记者节。

数字化让职业祛魅、技术流让信息激增,在复杂时代和复杂中国的历史语境之下,记者这个职业的梦想与荣光,在不断重构、不断迭代、不断嬗变。但,对真相与正义的坚守、对价值与人性的慎思,初心未改、方向未变。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记者,既然被誉为“无冕之王”,担当了社会这艘大船上的瞭望员,自然该付出些什么、承担些什么。这份职业,没有热爱,留不下来。那么,我们热爱的究竟是什么?记者这份骄傲的职业,是因为什么才值得被歌颂?

疫情之下,逆行的队伍里有记者;洪涝当前,挺身的队伍里有记者;环保先行,护绿的铁军里有记者……他们,在坚守主流媒体价值与担当的路上,擦亮着记者这两个简单而复杂的字眼。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我们还需要记者吗?在AI都能写诗的时代,我们还看好记者吗?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会在风中飘摇。

是的,我们仍然需要记者,甚至发自肺腑地呼唤专业记者。在短视频占据国人大把时间的今天,在各色媒体号、APP狂轰滥炸的今天,我们需要重申客观信息搬运工的伟大价值。10月8日,国家发改委就《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到,禁止违规开展新闻传媒相关业务。此事之所以在舆论场一波三折,很重要的一个关切点,就在于“非公有资本不得从事新闻采编播发业务”的提法。记者与新闻之间的关系,如果是松散型开放关系,或许新闻当真就成了段子、流言瞬间就有了粉墨登场的版面。

是的,我们仍然需要记者,甚至感同身受地呼唤专业记者。技术再美好、程序再复杂,与人性温热之间,总隔着千山万水。更何况,在各种“算法”之下,信息流已经成为“财富流”的寻租新欢。这个时候,指望商业机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显然很容易被啪啪打脸。信息推送的“个性化”,让互联网时代的我们越发身处信息茧房之中而不自知:我们使用的微博、B站、知乎等社交媒体,基本都属于强公域流量,在单项输出之下,你看到的,也许永远只是你想看到的。

今年9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建立完善规范的算法安全综合治理格局及公平公正的算法应用等目标。记者,尤其是媒体记者,或许是信息时代帮助公众获取独立客观真相的守望者与播报员。

记者节,重申的是职业责任与尊严。有人说,打捞真相、重申常识、赋予温暖——这是每个职业记者的底线与方向。事实上,为变局中的中国寻找最大公约数、为激浪中的公民谋求信赖感,这才是真正的记者担当、媒体担当。就在两天前,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新华社建社90周年。贺信正在全国新闻战线引起热烈反响——心怀“国之大者”、坚守“媒体担当”,就要自觉承担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更好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致敬每个有良知有操守的记者,致敬那些为公意为人民而跨越星辰大海的有担当的媒体人。(责任编辑:乐水)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