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推荐

美国“不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且听其言观其行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陶短房 丨 时间:2021-11-14 丨 责编:魏婧

陶短房 旅加学者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日前在接受专访时称:“我认为,以往(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一个错误观点,是认为通过美国的政策,我们将使中国的制度发生根本性转变,这不是拜登政府的目标”,表示“拜登政府致力于打造一个更有利于美国及其盟友、伙伴利益、价值观的国际环境,并在这一体系中与中国‘共存’”,称“美国的目标不是遏制中国,这也不是一场新冷战”。

对此,有分析认为,沙利文这一表态“释放了善意”,表明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指导“开始走向务实”,更有人进而推测,沙利文这番表态,是对今年7月王毅-谢尔曼天津会晤时王毅外长所提出“管理中美关系三条底线”(美国不得挑战、诋毁甚至试图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不得试图阻挠甚至打断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得侵犯中国国家主权,更不能破坏中国领土完整)中第一条底线的“较积极回应”。

应该承认,“不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谋求遏制中国”“不搞新冷战”这样的表态,当然比说一些火药味浓厚的刺激性语言要显得积极和善一些,不会因言语和意气之争,令原本有些微妙的双边谈话气氛变得更僵。

但也应看到,在讲究外交辞令的场合和氛围里,类似当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我们要消灭你们”或美国前总统里根“苏联是邪恶帝国”这样“直白露”的针对性表态早已不多见。冷战结束后,大国与大国间即便“寻求改变体制”“谋求遏制”,具有官方身份的政府及职能部门代表也会谨言慎行,尽量使用一些看似“不那么刺眼”的措辞(毕竟,像特朗普和博尔顿这样风格的当代政客还是另类和少数),因此仅仅从几个“关键外交辞令”上望文生义,是容易产生错判、误判甚至反判的。

20年来美国历届政府高官不止一次说过,美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止一次说过“不谋求和中国打贸易战”,不止一次说过“在南海主权争端和钓鱼岛争端上不持立场”,但他们的实操却往往和这些场面话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事实上,绝大多数美国行政当局高级官员,都会照惯例在台面上重复那些挑不出错的车轱辘话,却在“实操”“微操”中做手脚和偷换概念,其是否真的“不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是否真的“不谋求遏制中国、不搞新冷战”,我们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一如对其在“一中”问题上的承诺那样。

应该看到,沙利文代表拜登政府作此表态,其主要用意未必是说给中国和国际社会听的,或许更多是说给国内政治对手及选民听的。

如前所述,后冷战时代历届美国政府,绝大多数会遵循“敏行讷言”的外交惯例,即言论上尽量遵循外交辞令,具体行动则是另外一回事。“我们美国政府的目标就是要改变中国体制”这样的话,实际上中美关系正常化后在官方(指联邦行政当局,不包括议员)层面也很少听见——当然特朗普政府在这方面较为“另类”。拜登之所以能胜选,很大程度上是打着“反特朗普”旗号,并最大限度聚拢了美国选民中反感特朗普者选票的结果。明年就是美国中期选举年,拜登政府和民主党支持率又持续在低位徘徊,此时此刻在内政外交各领域把特朗普政府拎出来再批判一番,是一种在美国选举文化中司空见惯的做法。可以看到,在前述CNN专访中,沙利文不止一次将“错误观点”总结为“以往政策”(事实上即便特朗普政府也并未整天将“寻求改变中国体制”挂在嘴边),即“都是特朗普政府的错”,其用意显然在定向打击选举对手共和党。

还应看到,即使在这番外交辞令中,也是皮里阳秋,话中有话。

沙利文固然提到“共存”,却附加了“更有利于美国及其盟友、伙伴利益、价值观的国际环境”这一前提。言下之意,倘若“共存”不利、或仅仅“不更有利”于美国利益和价值观,那么就另当别论了。沙利文固然提到“体系中共存”,却对什么是“体系”闪烁其词。众所周知,美国长期垄断、并一直试图继续垄断对当今世界大多数体系、规则的制定权、解释权和仲裁权,试图借此维持、巩固和扩大其在全球和各领域、各区域的霸权,这也是美国与中国、美国与全世界许多热爱和平国家的根本矛盾之所在。如果只有屈从于“体系”方能“共存”,就意味着只有永远服从美国霸权,才能换取美国的“不再寻求改变”,且还要加上“更有利于”的“但书”——虽然措辞看似相反,但如此逻辑,又与特朗普时代的“美国优先”何异?

美国政府要员能学会审时度势,与中国和其他国家“好好说话”,当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听话听音,我们对其个中隐藏的“猫腻”却不得不有所警惕。(责任编辑:唐华)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