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推荐

政策助力纾困效果显现,中小企业仍需练好内功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盘和林 丨 时间:2022-01-21 丨 责编:唐华

盘和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日前公布2021年12月中国中小企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随着保供稳价和助企纾困政策落地生效,工业生产指数继续回升,能源供应保障得到加强,大宗商品价格涨势得到控制。12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6.4,比上月上升0.1点,连续两个月上升。

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改革浪潮,且呈现出规模小、数量多的特征,因此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在面临重大冲击时,生存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不足,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发展效益与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呈现同起同落的特征。

近两年,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发展的不稳定性因素增加,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少困境。作为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保就业、稳增长、促进市场竞争、提升产业链和保证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升中小企业生存韧性,是增强中国经济韧性的关键,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被放到国计民生发展的重要位置上,国家在财政、金融、人才、产业等政策上倾斜,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自2018年以来,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减税降费、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等政策,以促进中小企业恢复活力,提升生存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在税收政策方面,2018年以来国家实施并不断优化落实减税政策,从结构性减税、制度性减税、阶段性税收政策等多方面落实减税政策。同时,通过改革的方式,比如允许所有制造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减免承租国有房屋中小企业租金等措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保供稳价,缓解了中小企业成本压力,企业效益呈现低位回升的趋势。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数据显示,12月效益指数为61.6,比上月上升0.4点。

在货币政策方面,通过普惠金融、风险分担补偿机制、降低贷款利率引导资金流向等政策,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便利中小企业融资,引导金融系统让利实体经济,使得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有所缓和。数据显示,12月资金指数为101.6,比上月上升0.3点,高于景气临界值100;融资指数为89.1,上升0.4点;流动资金指数为85.5,上升0.2点。

除此之外,证照分离、市场主体退出机制、产品准入机制改革、跨省通办等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政策,“三去一降一补”等优化稳定产业供应链的政策,税收优惠等市场化机制激励政策,降低失业和工商保险费率、阶段性稳岗政策等就业优先政策,从多个方面为中小企业纾困,提升了中小企业的投资意愿、恢复了市场预期。数据显示,12月投入指数为81.2,比上月上升0.2点。中小企业市场指数为79.2,比上月上升0.2点。

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信贷困境有所缓解,民营中小企业占信贷资源比重提升至五成。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中小企业贡献七成专利创新,吸收就业能力不断提升,中小企业贡献八成就业。

但是应当看到的是,如今在疫情反复、环保限产限电等现实因素下,中小企业尤其是初创中小企业规模小、应对风险能力弱、市场竞争处于弱势地位等经营性因素,仍然会让中小企业未来发展面临不少困境。因此,除了要不断完善落实税收货币政策、人才政策、创新政策、市场化改革政策,中小企业想要改变靠宏观经济走势吃饭的现状,还需提升自身竞争力,补短板,增强科研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以增加企业和生产链的韧性,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责任编辑:唐华)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