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推荐

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审慎应对美元加息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傅佳莎 丨 时间:2022-01-27 丨 责编:乐水

傅佳莎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副教授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显示,1月17日,人行开展7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18-21日继续保持每天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MLF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调降后,7天逆回购利率由2.2%降至2.1%,1年期MLF利率由2.95%降至2.85%。1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也相应下调,1年期LPR降为3.7%,5年期以上LPR降为4.6%。

市场上一方面担心国内货币供给过度宽松,加速通胀,另一方面又担心美联储去年11月落地的缩减购债(Taper)和今年上半年的加息预期会引发“缩减恐慌”(Taper Tantrum),导致资本流出,进而引发人民币贬值和资产贬值,加大企业债务违约风险。

实际上,上周的MLF和逆回购并不是新一轮的宽松货币政策,而是自2021年中期,央行对下半年经济形势预判之后,采取的一揽子靠前发力的逆周期调控货币政策。

       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虽持续复苏,但受疫情反复影响,宏观经济表现出“前高后低”“结构分化”“压力加剧”的运行特征。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以来,中国供给端和需求端都出现明显复苏乏力的迹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中国出现输入性通胀和上游成本上涨的冲击,对中国制造业和原材料密集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国际油价上涨叠加绿色转型,导致煤炭价格上扬,煤电荒带来的电力供求缺口又进一步引发供给端下滑。受成本上升与需求下滑的两端挤压,大量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困难。

为了应对宏观经济回落趋势,货币政策不仅需要在短期总量政策、结构性逆周期政策上进行对冲,同时也需要调整中期跨周期调节政策。因此,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稳住信贷增速,激发实体经济贷款需求。

21年下半年以来货币政策梳理

7月

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

9月

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

11月

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12月

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将两项直达工具转换为支持小微企业的市场化政策工具; 

下调1年期LPR下行0.05个百分点

1月

17日7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

17-21日,累计5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

MLF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

1年期LPR降为3.7%,5年期以上LPR降为4.6%

上周的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作为短期流动性注入,其目的是为了缓解跨节资金紧张情况。从统计数据可知,21年12月,期末中期借贷便利余额降为45500亿元,而此前一年的期末中期借贷便利余额均在50000亿元以上,可见上周开展的7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实际上是续作MLF,其目的也是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市场平稳。通过总量工具和结构性工具相结合,央行在推动MLF、逆回购、LPR等利率下降和存款准备金率下降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加大对小微企业、碳减排领域企业的定向“输血”。从效果来看,2021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分别同比增长9.0%和10.3%,同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实现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2021年全年企业贷款利率为4.61%,有效降低了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在明确了中国采取稳健中性、适度靠前发力的逆周期调控货币政策背景下,可进一步研判美联储Taper和加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随着疫情对美国影响减弱,美国经济持续修复,美联储于11月确认启动Taper,开始转向货币政策正常化周期。美联储将按照Taper—加息—缩表的基本顺序,逐步收紧货币政策,调整并缩减资产存量。美联储收紧流动性,确实可能造成新兴经济体出现汇率贬值、资本外流、外债融资压力增大、通胀上涨等风险,但是仔细分析本轮货币政策转向对中国的影响,可以看到其冲击有限。

具体来说,对于汇率贬值风险,人民币在今年表现出美元强、人民币更强的特征,随着美国货币政策转向,人民币改变持续升值趋势,进入双向波动阶段,有助于实现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的目标。对于资本外流风险,截至2021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3.2万亿美元,较2020年末略升1.0%,外汇储备余额保持基本稳定。对于通胀压力,当前中国PPI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涨幅较大;美联储加息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减轻输入型通胀压力,有利于减轻企业成本压力。

在外债融资压力方面,确实会有部分发债企业面临融资成本上升的压力,但考虑到当前中国国内融资环境适度宽松,不会对企业资金链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但是,美联储缩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尚不确定。2021年中国成为全球供应中心,货物进出口强劲增长,贸易顺差扩大至4.4万亿。

货物贸易对中国经济同比增长产生较强拉动作用。2021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0.9%,有力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常态化进程。随着美国经济逐步恢复,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现有的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可能发生较大变化,中国需要加快恢复“投资”和“消费”这两驾马车的经济拉动作用。

基于此,针对美联储缩表可能带来的外债融资压力,建议提升企业风险中性意识,加强短期资本流动监测与管理,强化对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动机和流向的跟踪监测。针对美联储缩表可能引发的产业链供应链变化,建议货币政策要继续坚持“以我为主”的思路,确保货币、社会融资增量维持在一定规模,加大对涉农、小微、科技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足够的融资支持,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责任编辑:乐水)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