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推荐

万亿级退税促实体经济稳中有进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陈治衡 丨 时间:2022-03-29 丨 责编:华章 乐水 张艳玲

陈治衡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近期,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下称《公告》)。《公告》明确了可享受留抵退税政策的行业和企业范围,设定了落实留抵退税政策的流程安排。《公告》的落地不仅能够继续促进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发展,更利于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力保中国经济稳中有进。

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的政策目标。此次《公告》则是从适用对象、覆盖范围和保障措施三个方面清晰地展示出实现目标的路径。

首先,《公告》明确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相关制造行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享受留抵退税政策带来的红利。当前,中国经济已经从疫情的阴霾中逐步恢复正常,但疫情的反复仍对经济社会造成不利影响。疫情期间,中国小微企业受冲击最为严重,恢复动力仍然不足。从数据上看,中国中小微企业就业占比已经超过80%,可见中小微企业对于“稳民生”“保就业”的作用和贡献重大。《公告》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符合中国稳定经济基本面的需要。

另一方面,由于国际疫情肆虐、地缘冲突加剧、通货膨胀传导等因素影响,早已深嵌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制造业也受到冲击。在《公告》中,能够享受政策红利的制造业行业覆盖广泛,其中不乏与民生相关的行业,以人为本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之一。同时,与中国科技、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相关的行业也在《公告》的范围内。中国在实现制造强国、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财政税收政策主动调控配置资源,给予高科技产业支持是必要的手段,需要继续发挥“看得见的手”对于宏观经济的调控和管理作用。

其次,此次《公告》的减税尺度覆盖更广泛。近些年来,中国在减税降费方面的力度持续加强。2021年新增减税降费1.1万亿元,且对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采取了税前扣除政策,以促进相关企业发展。而此次退税政策从范围和力度上都更广、更大了。具体来说,以前的增值税留抵退税主要针对的是增量留抵,而此次不仅对增量进行留抵退税,还对存量留抵退税,让企业更能享受到政策红利。另一方面,对于增量留抵退税来说,以前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业的相关企业,而今年扩大到所有制造业和小微企业,且全部放开退税限制。

从减税退税覆盖程度上看,《公告》展示的内容最全面、力度最大。这利于中国现代增值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自2019年以来,中国逐步建立了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制度。发展至今,更大规模的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后将进一步消化存量留抵税额,也将推动增量留抵退税制度的改进,在维持政策延续性上继续发力。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期末留抵税额由结转下期抵扣转为当期退税,有利于缩短抵扣周期,增加企业当期的现金流,不仅利于企业发挥自身主动性配置资金,也能够为政策引导企业和市场作出合理决策,腾出更大空间。这能起到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效果,还能发挥减税退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

总的来说,实施留抵退税政策,有利于维持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的现金流,能有效缓解企业经营压力,有利于实现稳就业、保民生的经济目标,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这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在落实政策的过程中,仍需关注企业的行为规律,继续深化市场环境改革,注重宏观风险管理。

通常来讲,在经济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企业普遍会采取较为激进的发展战略,对于信贷、资金需求会呈现扩张态势。反之,倘若企业对经济发展前景预期不乐观,则会更多采取保守的发展战略。因此,需要做好宏观经济发展的预期管理,通过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将更多资源引入相关领域,引导企业形成良好预期,进而促进经济稳中有进。

市场的活力不仅仅体现在数量和规模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制度完善方面。政府要打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保证各类经济活动有序推进、有序进行,注重并鼓励契约精神,给予经济参与者,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更多信心,从而激发市场更大活力。

在国际上,对于经济的影响因素颇多,且这些因素都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对中国经济造成更大损失。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要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对于政府和监管部门来说,需要把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释放节奏,通过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及时发现和化解危机。对于企业来讲,需要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保障现金流充裕,做好内控防范管理,及时发现危机,及时规避风险。

中国已经步入“十四五”规划的新阶段,继续落实减税退税政策,不仅有利于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也将推动科技进步,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责任编辑:华章 乐水 张艳玲)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