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推荐

​欧盟在气候能源领域搞双标,损害其国际信誉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董一凡 丨 时间:2022-07-27 丨 责编:华章 安然 宇馨

董一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在能源危机持续加剧的背景下,长期以来自诩“碳中和”先锋、激进推动绿色低碳能源和经济转型的欧盟,正在深度调整其能源气候政策,“气候优先”一定程度上不断让位于如何在天然气供应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保障经济和民生。另一方面,欧盟在气候领域的两面性和“宽己严人”的一面也日益凸显,其引以为傲的“气候领导者”形象正不断遭遇质疑。

正如“能源不可能三角”所定义的那样,能源供应稳定性、价格可接受性和环境友好性这三大能源安全目标难以同时达到,而在危机背景下达成政策目标的空间正日益被挤压。俄乌冲突及西方对俄制裁不断给能源市场制造恐慌与动荡,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的全球性能源供应危机仍然在持续不断地升级和发酵,对于化石能源特别是天然气高度依赖进口的欧盟而言,遭遇的冲击更大。在经济、通胀、能源多头挤压下,欧盟已经将“保供应”“求维持”摆在能源安全的首位,而以绿色转型促进能源安全的长期路径则让位于短期的危机管理。

在此背景下,欧盟数月来出台的种种能源政策规划,其核心均是如何填补或替代俄罗斯能源断供所遗留的“缺口”,无论是节能、进口多元和能源补贴多管齐下的“再充能欧洲”(REPowerEU),还是直指多措“替代”的欧盟天然气战略,亦或是近期饱受关注的欧盟太阳能战略,打井引水解近渴成为欧盟能源安全的核心命题。为实现这一目标,绿色化慢慢淡出能源经济框架的最突出位置,取而代之的是过去受到广泛争议和抨击的能源计划。德国、瑞典等多国曾将淘汰核电摆上能源政策不可动摇位置上,然而,近期德国政府正在讨论推迟淘汰该国仅存的三座核电站,波兰、捷克等中东欧国家则继续推动本国的核电扩张计划,近期欧洲议会通过的将核电和天然气列为“绿色能源”的绿色投资分类,则更是为核电扩张大开绿灯。

而对于污染更大的煤电,欧盟各国在能源紧缺背景下已经“饥不择食”,口中虽继续强调气候大旗,可用电取暖的需求却十分迫切,不仅希腊、荷兰等国正力主推迟煤电淘汰时间,德国也将近年来封存的备用煤电产能重新启用,煤电大户波兰则不远万里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挖掘煤炭来源。欧盟高官们也纷纷松了口,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和能源事务发言人蒂姆·麦克菲称,欧盟成员国能源结构及相关计划将有所调整,其中包括重启部分煤炭产能。

另一方面,欧盟却继续推进将减排与贸易挂钩的政策工具,倒逼他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承担不相符的气候责任。继欧盟委员会于2021年提出“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以来,即不断推进立法政策落地的进程,欧盟经济部长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分别于3月和6月通过了CBAM,使其离生效实施更进一步。CBAM将使欧盟根据其自身的碳交易价格,向他国对欧盟出口的水泥、铝、化肥、电能生产、钢铁收取费用,以应对所谓的“碳泄漏”问题。

然而,该机制并不认可其他发展中国家所探索的碳市场排放指标,而单纯向他国产品强加欧盟的市场体系和价格水平,相关收益还将用于欧盟内部的能源补贴和低碳转型的资金需求。欧盟和成员国在高举碳贸易工具的同时,却在能源危机背景下继续为欧盟内受碳价格冲击严重的企业提供补贴支持其运转,简而言之,就是为污染企业输血。欧盟在碳市场问题上的做法完全体现其“嘴上喊着气候正义,心中想着经济利益”的本质。

欧盟长期以来鼓吹自身的“气候领导者”形象,将气候政策和“气候外交”作为其“规范性力量”和“欧洲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西方舆论也不遗余力地宣传,展现其所谓的“气候道义”制高点。然而,能源危机和经济困局彻底打破了欧盟在能源气候领域的滤镜,双重标准的虚伪性暴露无遗,未来其在相关领域的政策信誉和国际治理作用恐怕将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责任编辑:华章 安然 宇馨)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