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荐读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夏一璞 丨 时间:2022-12-08 丨 责编:华章

生态是文明的根基,大自然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纵观人类历史,多少灿烂辉煌的文明在生态遭到无可逆转的破坏后,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又有多少看似荒凉的不毛之地,在人民的不懈奋斗与改造中,荒山变青山,废水变绿水,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物质财富。可以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文明的兴衰演替。

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强调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我们的历史自信在于中国人民古有丰富的生态智慧,今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更在现实中有各类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成功案例。我们把握历史主动的关键在于,从发展理念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视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鲜明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基本立场;在战略部署上,坚持推动绿色发展,作出加快发展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战略要求;在实践探索中,牢牢把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主线,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环境治理,切实履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相关条约义务,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实实在在的绿色行动,为加强全球气候与环境治理注入强大动力,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2022年5月19日,游客在贵州省毕节市国家森林公园拱拢坪景区游玩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生态文明的建设,不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速战,而是在阻碍与曲折中艰难行进的鏖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就致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然而在经济建设初期,如何有效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我们既没有实践的经验,亦没有可供参考的样本。如何将保护环境的理念融入社会生产之中,必然要经历一个复杂艰苦的蜕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能源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甚至一度处于“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泥淖之中。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这一笔生态环境方面的“欠账”,指出在中国这样人口巨大的国家发展现代化,决不能走欧美那样先污染后治理或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要求我们党必须把生态工作紧紧抓起来,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耕耘,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共建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在科学理念上,我们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使得我们在生态建设领域的每一步实践都有科学理论的指引、都有顶层设计的规范。在经济发展上,我们坚持绿色低碳的发展原则,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划定生态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在环境治理上,我们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突出的环境问题,推进污染治理向纵深方向发展,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曾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雾霾天气、一些地区饮水安全和土壤重金属含量过高等严重污染问题,通过持续有力的治理,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与提升。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34.8%,优良天数比例上升6.3%。全国地表水I-III类断面比例上升至84.9%,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至1.2%。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上,我们建立并实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实现两轮全国环境督察全覆盖,并将其作为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推动覆盖各类环境要素的生态立法,补齐法律短板。在全球环境治理上,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环境危机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人类的命运必将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同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中国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2021年10月,中国在昆明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上,发布《昆明宣言》,提出设立昆明生态多样性基金,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篇章,就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清洁美丽世界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彰显中国特色、战略眼光和世界价值。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将于今年12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中国将继续作为COP15主席国,领导大会实质性和政治性事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来概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成就,不仅是对以往工作的充分肯定,也进一步表达了党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决心与力量,凸显了党强大的领导力与执行力。

十年来,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将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一环,将污染防治列入三大攻坚战之一,将美丽中国列为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赋予了全新的战略定位,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进一步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中国将继续以美丽中国建设为目标引领,将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向世界释放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重要信号。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良好的生态文明是体现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程度的重要指征,表达了人对自身、对自然、对社会整体、对人类未来命运发展的认识程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热爱我们所处的自然,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生、互助互促的良性互动循环。

真正的生态文明是要在客观看待、深入认识、科学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在尊重自然自身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做到更加积极地、主动地、合理合规律地利用自然、开发自然、保护自然,从而确保在人类与自然之间有一个准确、合理、科学的界限,让自然能够更加友好地、更加主动地、更加科学地、更加持续地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这一科学辩证的态度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中。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绿水青山代表的生态要素可以转化为金山银山代表的经济财富,而经济财富也能进一步发展保护生态的措施,巩固生态治理的成果。

2021年10月14日,云南昆明,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期间召开的生态文明论坛上,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马尔科·兰贝蒂尼通过视频表示,人类有必要制定一个关于自然的全球目标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撑。因此,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与潜力。不可涸泽而渔、不可焚林而猎、不可杀鸡取卵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导出的生态智慧。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等问题是现实发出的危险信号。因此,坚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是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的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资源空间分配不均匀的现实,决定了中国实现现代化必将面临更强的资源环境约束。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生产直接影响着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前景。可以说,生态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的问题。据此,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

绿色化强调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将绿色发展融入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贯穿设计、制造、物流等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形成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低碳化是立足中国能源资源禀赋,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加快构建低碳能源体系、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消费体系,着眼点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核心是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是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和长远之计。

和其他的文明建设类型相比,生态文明对道德的要求更高,在普遍约束的他律之外,更加强调人作为自然最高级造物的自律和自觉。正是这种自律与自觉使得人与所处的自然生态之间有达到互助互促、共生共融共荣的可能性。生态文明的提出体现了人类思维体系的完善、同情同理心的进步、价值与意义的超越,以及建立在这些变革之上对社会发展模式的重新建构与超越。

以三大保卫战为抓手实现“双碳”目标

2017年,党的十九大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将污染防治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的要求,并设置了具体目标。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的森林增长速度和空气质量改善在全球范围内居于前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持续深入打好这三大保卫战,说明中国污染防治工作不是运动战,而是基于常态化、长效化的治理机制之上的运行,体现了党中央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安排。

  2022年7月5日,山东烟台,在长岛海域,游客在“寻仙70”游轮上与海鸥合影

生态系统整体和生态要素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系统各要素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形成了生态系统持续健康运行的全链条。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是党对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的科学把握。

2020年,中国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为绿色发展的重点方向,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重诺的品格和践诺的勇气。

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资源环境保障的必然要求。实现“双碳”目标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坚持产业基础和技术支撑的内在要求。推动“双碳”实践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由量变到质变的根本转变的必由之路。加速“双碳”进程是中国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题中应有之义。

顺势而为是中国人的传统智慧,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精髓。面临日趋严峻的生态形势,身处以生态为壁垒的国际环境之中,中国应以胸怀天下的气度,以更加积极自觉的姿态融入世界的发展大势之中,使得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国际生态文明建设轨道,在树立自身根本理念的同时,吸收并蓄他国成功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心得,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其他文明建设的各领域与整个过程。这样做既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以一个巨大的经济体量对全球命运、人类未来、共有前途做出符合大国形象与地位的贡献。中国必须在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所作为,也必定大有作为。(来源:今日中国)

夏一璞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研究部副研究员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