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推荐

中国紧急援助土叙两国,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雷钟哲 丨 时间:2023-02-09 丨 责编:郭素萍

雷钟哲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土耳其南部卡赫拉曼马拉什省6日发生两次强烈地震,造成土耳其和邻国叙利亚严重人员伤亡。截至7日,地震已造成土耳其3432人遇难、超过两万人受伤。叙利亚方面,在叙政府控制区已有812人遇难、1449人受伤。当地救援人员称,在反政府武装控制地区,地震造成至少790人遇难、2100多人受伤。目前,土、叙两国救援行动正在加紧进行。

地震发生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向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致慰问电,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向遇难者家属和受伤人员表示诚挚慰问。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向土耳其和叙利亚提供紧急援助。中国政府派遣中国救援队赴土耳其实施国际救援。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各界也向土耳其和叙利亚伸出援手。

命运与共、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有难共担。习近平主席的诚挚慰问和中国政府的紧急援助,体现了大国担当和人道主义精神。14亿中华儿女,忧心着土、叙两国人民的忧心,急切着土、叙两国人民的急切。中国政府向土耳其提供了首批4000万元人民币紧急援助,向叙利亚提供叙方急需的救灾物资,并加快落实正在实施的粮食援助项目。中国政府将根据灾情发展和实际需要,继续向土耳其和叙利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诠释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地震之于人类,至今依然是“不可抗力”。因为无法预测,每次大地震都可能给人类带来极其严重的灾难,让许多人失去生命,造成极为巨大的经济损失。中国人民对强震的凶险感同身受,更懂得人类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迫切与重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肩负“三为三谋”初心和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必然会在第一时间,向土、叙两国伸出援手。

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涵,是“十个明确”的内容之一,已被写进宪法、载入党章。处在“地球村”中的各国人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题中之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世纪之问的最好回答,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和人类未来指明了方向。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时代已经呈现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态势。谁都不会独善其身,只能合作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连续六年写入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联大一委)决议,证明它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推动者、实践者,展现胸怀、彰显大义的许多重大行动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中国在全球抗疫中的行动,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为生动的注脚。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与世界守望相助,及时分享抗疫经验,驰援他国抗疫物资,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截至去年5月,中国已为受疫情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抗疫及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20亿美元援助;向150多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抗疫物资援助;为全球供应了2800多亿只口罩、34亿多件防护服、40多亿份检测试剂盒;向80多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3个国家出口疫苗……中国还全面落实二十国集团“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总额超过13亿美元,是二十国集团成员中落实缓债金额最大的国家。中国科兴公司的新冠疫苗在土耳其抗疫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方向叙利亚提供多批抗疫物资和大量人道援助,在叙政府开展疫情防控和改善民生中助力巨大。

中国救援队飞赴土耳其救灾现场,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弘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他们带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嘱托,送去全中国人民的慰问,拼博奉献,科学施救,全力以赴协助当地政府做好人员抢险救援工作,努力挽救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实际行动诠释命运与共、风雨同舟理念,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书写新的中国故事。

(责任编辑:乐水 安然 宇馨)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