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反映一千年前后藏传佛教传播状况的珍贵经典经书日前在西藏山南地区的吉如拉康寺整理成册,总计三百多卷。
这批经书基本上属显宗经典,其中大、中《般若经》居多。整理前不同版本的经书混杂一起,散放在吉如拉康寺内,绝大部分页数已残缺不全。
经过专家仔细研究辨认,认定吉如拉康寺所藏经书大多成书于800年前后,其中有几卷是吐蕃时期遗物,年代已经超过了1000年,其文法、字体与敦煌出土的吐蕃古藏文文书十分相近。
巴桑旺堆说,这批经书的整理完成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为研究早期佛教的传播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二是通过对手抄经书的研究,可以了解古藏文词语、文法的特点和藏文字体的演变情况。
据山南地区文物保护局负责人介绍,过去吉如拉康寺内的经书没有得到有效保护,80年代以来,国家开展大范围的文物普查,这些佛教经典才陆续被国内外专家学者所重视。
指导吉如拉康寺经书整理工作的西藏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巴桑旺堆介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文物工作者曾对吉如拉康寺进行过文物普查。同时,有一名叫维它利的国外藏学家在其所著《西藏中部早期寺院》一书中,专门设一章介绍“吉如拉康”相关情况,从书中所刊的照片中可以看到佛像周围堆满了经书。
“遗憾的是”,巴桑旺堆研究员说,“维它利的书中沿袭了藏文史籍中的一个错误记载,即把‘吉如拉康’错称为‘噶曲寺’。‘噶曲寺’早已是一座废寺。”
巴桑旺堆说:“根据研究和对史料的反复考证,最后判定照片上的寺庙就是吉如拉康寺。”
1998年以来,巴桑旺堆先后三次去吉如拉康寺,对这些散放的经书进行年代界定,并指导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和寺庙的僧人进行抢救性整理。
山南地区文物管理局局长西洛说,目前,这些经书的分类、编目、整理造册工作正紧张进行。
新华社 2002年8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