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图片

实录

梁文道

梁文道

北京零下八度,站在那里看理想

我想说的是,我们媒体这个行业,都有太多枷锁在自己的脑海里。这些枷锁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

就是你并不相信你的观众,你没有相信你的听众,你没有相信你的对象,你没有相信你的受众,你总是倾向于相信他们的品位不应该很高,你总是倾向于相信他们的理解能力应该很低。你总是倾向于认为他们应该是坐在椅子上很肥胖的小娃娃一样去喂他就好了,不要让他费劲。如果做宣传片是这样的,这不是很成功的宣传片,因为他看都看不懂。我们的想法恰恰相反,你为什么要看不起你的观众?你凭什么看不起他们?你为什么不能尊重他们一点?你为什么不能反过来把他们看得比你自己还聪明?他们很多时候是比你聪明,他们比你有教养,他们比你有学问,你为什么不能用这样的角度来看他?

正如所有的年轻人,今天这个社会太流行看不起年轻人。就像伟东讲到的故事一样,做出版、做书的人都知道,你的主要对象就是年轻人。各位在场的朋友,你们去电影节、音乐节看一看里面的听众、观众多大岁数,都是十几岁,最大的也就是40岁。为什么有文艺青年这个名词?是因为一个人只在他青年的时候才文艺,他一中年就不文艺了。我们出版界出的一些很厚的很深奥的书,都是谁在买?都是年轻人在买。因为只有年轻人还饱有对世界的好奇,他还相信大海彼岸有着一些什么东西,山的那一面大概还有些别的什么。他要去那段路是很困难的,但他花得起这个力气,他花得起这个时间,他愿意看这样的书。等到他40多岁看什么书呢?他看《曾国藩谋略》,他看如何赚第一桶金、第二桶金、第三桶金,再也不要看《尤里西斯》了。

年轻人才是真正做文化的人最应该尊重的人,最应该看得起、最应该相信的人。这就是理想国跟土豆合作最核心的一点,相信年轻人。我们这个东西会不会成功,我不知道,会不会失败,我不知道。我自己估量它成功、失败的标准不在于最后的点击率有多少,也许真的不会太多。怎么衡量它的成功呢?是几年以后我碰到一个人,他在拍东西,他在做某种创作,他告诉我,梁文道,我们当年看过你做的节目,我们很喜欢,但我们觉得你做得不够好,我想自己做。他果然做得很好。[详细]

梁文道 一起读书吧 中国网
作家 梁文道


陈丹青

陈丹青

重要的不是画画,而是你怎么看

我遇到的另外一个情况,也是在我身上的一个悖论,也是我这一代画画人的悖论,也是所有今天美术学院的悖论,大家还是太关心绘画,培养了太多的人去画画。我一再说这不是一个绘画的时代,这是一个影像的时代。也是我遭遇各种不理解,尤其是年轻人,你喜欢看照片,你喜欢看电影,你让我们也喜欢看电影,你画了一辈子了,不让我们画。也有很多误解。这牵涉到第三个问题,媒介改变一切。当初当油画起来的时候,壁画就慢慢完蛋了。摄影起来的时候,油画就慢慢完蛋了。工具不会死亡,只要有人在,就会有人画。它慢慢变成自己享受的手艺。

我们活在假象当中,这个社会好像需要很多绘画,NO,这个时代早已是影像的时代。可是我说这句话的时候仍然落后了,那是上个世纪前半几年,中国刚刚出现网站,我记得刚回来的时候,公路上的广告都是WWW,中国开始有网站了。谁也没料想到媒介变化这么快,2005年刚出现博客,可是现在博客都没有了,微博都没有了,一切一切都归结为手机或者是iPad。我现在口袋里装着刚刚买的iPhone,是6号,真是与时俱进。

我其实是一个很落后的人,我从来不会上网,也不想上网。因为我老了嘛。刚刚文道说年纪大了,我现在有资格说我是一个老人,我没那么多时间泡在里头。我一想到土豆,我就真的想到两个土豆,江南人喜欢吃小的土豆,就是煮熟了放点盐,什么都没有,就空口吃。这是一个年轻人打开iPad和手机看这个世界的时代,未来还要发生什么,我不知道。我现在返回去想观看和当代绘画架上关系,主语就是观看,观看方式变了,观看媒介变了,大家的碎时间和无聊时间都被手机夺走了。我们现在要往手机里面灌东西进去。好多东西已经灌了,咱们又多了一项,就是你们这帮家伙在这儿弄这个事,把我拖进来。[详细]

陈丹青
画家、评论家 陈丹青


马世芳

马世芳

我羡慕大陆的文艺青年

我这些年做广播节目,这些年试着写点文章,我记得有人可以比我做得更好,但好像也没有人做这件事情。所以文道找我做这件事,理想国也帮我出了几本书,我觉得这应该是可以试试看的事情。

我在这些年,常常上豆瓣这样的网站。我发现大陆的文艺青年,就是八零后、九零后的,他们对台湾流行音乐的如数家珍的热情、投入和考究的精神远远超过台湾的同代人,我看得都嫉妒起来,我一路看一路觉得脸红,觉得不好意思,觉得嫉妒。我们还剩下什么呢?作为台湾人,我只能说这些歌是从我们这里出来的。好多故事我们自己来说,我会觉得好像比较对一点,趁这个机会,试试看。刚刚提到木心先生的诗被谱成曲,类似这样的事情,早在1970年代中期的时候,台湾的文艺青年救做过类似的实验。他们曾经尝试过把几乎不可能唱的诗也谱成曲来唱,而且唱到了街知巷闻,比较好唱的可能是余光中。现在过了这么多年,好多事情也忘了。

李宗盛也做过类似的事情。我认识他的时候,李宗盛还不是大哥,他还叫小李。他这些年都在做手工吉他。我觉得做手工吉他这件事情,跟他写歌是有共同之处的。他是用一种几乎类似于钟表师傅的耐心在打造一把一把的木吉他,在打造一首一首的流行歌曲。他对于词曲咬合、对于旋律和语言、对于遣词造句的用心跟他现在在做手工吉他的变成一个手艺人的活,那中间绝对是有共通的精神的。

我认识李宗盛的时候,他当时是这个造型。这是1980年代中期,在我们家的客厅拍的照片。左上角是我的母亲,下面是郑怡。李宗盛在1986年的时候,出版了第一张个人专辑《生命中的精灵》,这张专辑的封面是一个包裹,当年的黑胶唱片和卡带的包裹形式不一样,那个时候李宗盛的头发很多,录音室里还可以抽烟,他常常在肩膀上挂着毛巾,一边叼着香烟,一片在录音室里反复地弹木吉他。[详细]

马世芳
台湾音乐电台主持人 马世芳


嘉宾介绍

梁文道

梁文道

作家
陈丹青

陈丹青

画家、评论家
马世芳

马世芳

电台节目主持人

本期信息

时间:2015年1月27日 14:00-16:00
地点:云阶会馆
嘉宾:陈丹青 梁文道 马世芳

公共合作

土豆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起读书吧沙龙

联系方式

合作邮箱:reading@china.org.cn
联系电话:010-88828233

往期回顾

评论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