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韩国外交部消息称,中日韩高官会定于9月26日在韩国首尔举行。这是三国时隔4年后再次举办高官会,被外界普遍认为是重启中日韩合作机制的重要契机。

反中乱港势力在香港肆意妄为,中央有权力有责任在关键时刻果断出手,整治香港乱象,安定港计民生,这体现了中央对香港整体利益和香港同胞根本福祉的坚决维护和最大关切。
作者:李小华 2020-05-29
不断拉长的实体清单,也在彻底拉下美国经济自由主义的伪装,露出唯利是图的难看吃相。谁也无法保证美国当年之于日本、今日之于中国的无赖招数,他日不会施加到自己身上。
作者:唐华 2020-05-28
在世界大变局与“后疫情时代”的相互激荡中,中国外交致力于同各国加强互利合作的承诺没有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使命担当没有变,而且更有作为,更有实效。
作者:戚易斌 2020-05-27
在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轨道上推进维护国家安全制度建设,加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依法打击本土恐怖主义,还东方明珠以本来颜色,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作者:唐华 2020-05-26
“港版国安法”正是为了堵上香港在国家安全层面存在的漏洞,是对香港分裂分子、乱港分子的重拳出击,也是对域外黑手的强力威慑,将最大限度扫除香港发展道路上的障碍、陷阱和威胁。
作者:李小华 2020-05-24
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如同大潮的激退,让勇敢和怯懦、善良和虚伪、相濡以沫和唯利是图、守望相助和霸道强权,全部赤裸裸地晾晒在世人面前……
作者:李小华 杨新华 2020-05-21
未来围绕疫苗研发,美国方面造谣抹黑,甚至窃密破坏等明枪暗箭将接踵而至,包括中国在内都有必要小心应对。
作者:唐华 2020-05-19
抛出中国黑客窃密论调,可以视是美国为后续的阴谋提前埋下的伏笔。一旦中国率先研制出疫苗,它就可以宣称,这是中国黑客偷了美国的研究成果。
作者:戚易斌 2020-05-18
深陷疫情的美国,还看不到隧道尽头的光亮。如果特朗普继续意气用事、野蛮操作,在外行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或许真的会把美国拖入疫情的泥沼。
作者:李小华 2020-05-13
国家间的分歧再大,大不过人民的福祉。内外用力,控制疫情,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才能赢得公众支持。民生福祉关乎人心向背,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作者:唐华 2020-05-12
在领土主权的问题上,中国历来没有谈判空间。如果美国对此没有清醒认识,一再试探乃至突破中国底线,那么最终将会引火烧身。
作者:高霈宁 2020-05-11
对于中国桥梁和中国基建,可以多些自信。专家和工程师们对虎门大桥的信心,来源于一步一个脚印走出的中国桥梁建筑史,以及其中无数先驱倾注的智慧和勇气。
作者:戚易斌 杨新华 2020-05-09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一场百年不遇的重大灾难之后,经济生活和社会运行的有序复苏,是中国公开透明的最佳注脚。
作者:杨新华 2020-05-08
或许是西方一些偏狭的媒体和政客无法正视,也不愿面对,让他们一厢情愿的解读与中国现实产生了明显错位。
作者:杨新华 李小华 2020-04-15
异化“病毒源头”的争锋如果持续进行,既与科学精神相悖,也于遏制疫情无益,引发的对立将撕裂全人类的抗疫防线。
作者:杨新华 蒋新宇 2020-04-03
病毒对全世界不分种族、不分地域、跨越国界的“无差别攻击”,再次提醒人们,面对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类是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作者:唐华 2020-04-01
随着美国疫情和总统大选同时进入关键阶段,反智思潮被利用和煽动,恐将带来更多乱象和动荡,进一步撕裂美国社会、贻害整个世界。
作者:高霈宁 2020-05-05
就像美国当年为出兵伊拉克,不惜用洗衣粉冒充“生化武器”一样,特朗普政府的“作妖”注定是一场无法收场的闹剧。
作者:唐华 2020-05-04
在共和党看来,新冠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是一个重要变量,如果利用好这一变量,就能顺利实现政治加分和连任加冕。
作者:杨新华 李小华 2020-04-30
科学关注的是世间万物的规律,旨在探求真知;政治关注的是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聚焦上层建筑。
作者:戚易斌 202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