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是几代中国航空人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向祖国交出的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国家间的分歧再大,大不过人民的福祉。内外用力,控制疫情,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才能赢得公众支持。民生福祉关乎人心向背,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作者:唐华 2020-05-12
在领土主权的问题上,中国历来没有谈判空间。如果美国对此没有清醒认识,一再试探乃至突破中国底线,那么最终将会引火烧身。
作者:高霈宁 2020-05-11
对于中国桥梁和中国基建,可以多些自信。专家和工程师们对虎门大桥的信心,来源于一步一个脚印走出的中国桥梁建筑史,以及其中无数先驱倾注的智慧和勇气。
作者:戚易斌 杨新华 2020-05-09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一场百年不遇的重大灾难之后,经济生活和社会运行的有序复苏,是中国公开透明的最佳注脚。
作者:杨新华 2020-05-08
或许是西方一些偏狭的媒体和政客无法正视,也不愿面对,让他们一厢情愿的解读与中国现实产生了明显错位。
作者:杨新华 李小华 2020-04-15
异化“病毒源头”的争锋如果持续进行,既与科学精神相悖,也于遏制疫情无益,引发的对立将撕裂全人类的抗疫防线。
作者:杨新华 蒋新宇 2020-04-03
病毒对全世界不分种族、不分地域、跨越国界的“无差别攻击”,再次提醒人们,面对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类是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作者:唐华 2020-04-01
随着美国疫情和总统大选同时进入关键阶段,反智思潮被利用和煽动,恐将带来更多乱象和动荡,进一步撕裂美国社会、贻害整个世界。
作者:高霈宁 2020-05-05
就像美国当年为出兵伊拉克,不惜用洗衣粉冒充“生化武器”一样,特朗普政府的“作妖”注定是一场无法收场的闹剧。
作者:唐华 2020-05-04
在共和党看来,新冠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是一个重要变量,如果利用好这一变量,就能顺利实现政治加分和连任加冕。
作者:杨新华 李小华 2020-04-30
科学关注的是世间万物的规律,旨在探求真知;政治关注的是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聚焦上层建筑。
作者:戚易斌 2020-04-29
制造对中国的不信任乃至对立,让美国社会在“美国优先”、唯我独尊的幻觉中故步自封,在“不明真相”的路上越走越远。
作者:杨新华 蒋新宇 2020-04-21
世卫组织正在评估美国撤资的影响,也陆续有外部资金进场救火,预料能保证正常运行。与历史的大潮相比,特朗普的坏脾气,只是“有几个苍蝇碰壁”。
作者:杨新华 李小华 2020-04-20
疫情虽然凶猛,但终有退却之日。然而操弄种族主义引发的社会对立和动荡,却像人类文明的疮疤,贻害长远,难以痊愈。
作者:唐华 2020-04-17
与特朗普政府的“合则用、不合则弃”相反,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合力推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也从未有今天这样需要一个更加强大的世卫组织。
作者:蒋新宇 2020-04-11
新冠疫情之下,美国对华关系出离了理性的轨道,也出离了人类的常识。因为错失中美合作的良机,我们需要为尚未终结的疫情和更加不确定的中美关系前景做好准备。
作者:杨新华 李小华 2020-04-07
战胜疫情需要全球团结一心,立刻共同采取行动。戴着厚厚的有色眼镜,别有用心地将“中国制造”“劣质化”“有毒化”,只会破坏联合抗疫的大局,犹如自断其臂、作茧自缚,于国于民有害无益。
作者:唐华 2020-04-06
中国目前已宣布对83个国家以及世卫组织、非盟等国际组织提供紧急援助。这体现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真正担当,也证明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真正践行者。
作者:高霈宁 20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