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人类社会的危机离不开大国合作。此次中美在气候合作方面所释放出的积极信号无疑将为人类携手应对更多全球性挑战注入强大信心。

未来,中国经济的巨轮将一如既往地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热情拥抱全球化的碧海蓝天,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谋发展。
作者:唐华 2020-12-23
“厚德载物,行胜于言”。中国疫苗具体诠释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精神内涵,同时也生动展现了中国的国际责任和大国担当。
作者:乐水 2020-12-21
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上积极履责,决不是争夺所谓气候领域主导权,将中国贡献理解为中国扩张全球影响力是错误的政治化理解。
作者:蒋新宇 2020-12-19
希望更多的中国青年能够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加速的时代大潮中,习得先进技能,为自己的人生赢得出彩与逆袭的机会,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戚易斌 2020-12-18
面对美国政客的倒行逆施,我们要继续晓之以理,阐明利害关系,在继续做好我们自己的事的同时,努力为全球治理合作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作者:董少鹏 2020-12-18
“为大众利益事,去一切嗔恨心。”不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但为救国救民醉心实业,张謇的一生始终在践行自己的崇高理想。
作者:唐华 2020-12-17
白宫即将更换新主人,中美关系也来到新的历史关头。下一阶段的中美关系能否在良性竞合中得以修复,考验双方决策层的博弈智慧。
作者:蒋新宇 2020-12-15
近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香港人民自由与选择法案”。该法案旨在为所谓“受到政治迫害”的香港居民提供政治避难和临时保护身份。
作者:乐水 2020-12-13
中澳作为成员国,理应为开放合作做出更多表率。希望莫里森政府能更多从建设性角度,审慎看待中澳关系,为两国的互利共赢多做有益之事。
作者:唐华 2020-12-10
惨痛的历史教训墨迹未干,严峻的现实疫情威胁阴霾不散,那些仍罔顾事实和现实的个人、团体或国家,最终不但自讨没趣,且极可能自食恶果。
作者:陶短房 2020-12-07
俄罗斯外交部称,澳大利亚的信誉已然粉碎;英美法等国对澳表达了支持态度;新西兰则表示“退出中澳争执,不选择任何立场”。
作者:蒋新宇 2020-12-06
如果美国立法者真的是从本国投资者的利益出发,就应该致力于为外国企业在美投资经营提供公平公正的环境,而不是处心积虑设置层层障碍。
作者:乐水 2020-12-05
用“去中国化”推动“文化台独”,进而实现事实独立的企图,注定是黄粱一梦,也必将遭到两岸人民的谴责和历史的惩罚。
作者:唐华 2020-12-03
对于中国来说,无论是谁当选美国总统,也无论未来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怎样变化,中国都应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我为主方针,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作者:乐水 2020-11-30
将中美关系与美国某些政客的过激言行做切割,这是中国对中美关系、两国人民利益的负责任表现,彰显了中国决策层的战略远见与国际胸怀。
作者:蒋新宇 2020-11-29
行胜于言。中方张开双臂,拥护自由贸易的开放姿态,恰是对各种污名构陷的最好回应,也必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注入澎湃动力。
作者:唐华 2020-11-27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在大调整、大变局中。拥有厚实产业基础、广阔市场空间的中国,将抓住变革机遇,在数字时代重塑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戚易斌 2020-11-26
RCEP的成功起航,是15个成员国的共同选择。它充分说明,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对冲博弈中,捍卫多边主义的正能量从未缺席,始终在积聚生长。
作者:蒋新宇 2020-11-24
身正不怕影斜,只要中国不断以实际行动来取信国际社会,任何不实之词都注定没有立足之地。避免疫苗政治化,各国携手合作,这样才能最终战胜疫情。
作者:乐水 2020-11-22
历史已多次证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对美国不是威胁,而是疫情后包括美国在内全球经济体尽快复苏的重要助力。
作者:唐华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