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韩国外交部消息称,中日韩高官会定于9月26日在韩国首尔举行。这是三国时隔4年后再次举办高官会,被外界普遍认为是重启中日韩合作机制的重要契机。

2021年已经到来,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那样,中欧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应该展现担当,积极作为,做世界和平进步的合作建设者。
作者:蒋新宇 2021-01-04
今冬疫情再次来袭,这既是对人类信心与勇气的淬炼,也是对国际社会能否团结抗疫的考验。
作者:乐水 2021-01-02
在逆全球化、单边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欧达成这样一个平等平衡的投资协定,为世界经济稳定复苏注入了汩汩暖流。
作者:董少鹏 2020-12-31
随着白宫即将易主,这一切似乎迎来了转机。能否抓住这一转机进而修复中美关系,取决于美国新一届政府的对华政策能否排除干扰,回归客观理性。
作者:蒋新宇 2020-12-29
CPTPP前身是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TPP在2016年成立之初并没有欢迎中国的加入,甚至在有意无意中透露出孤立中国的意图。
作者:乐水 2020-12-27
未来,中国经济的巨轮将一如既往地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热情拥抱全球化的碧海蓝天,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谋发展。
作者:唐华 2020-12-23
“厚德载物,行胜于言”。中国疫苗具体诠释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精神内涵,同时也生动展现了中国的国际责任和大国担当。
作者:乐水 2020-12-21
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上积极履责,决不是争夺所谓气候领域主导权,将中国贡献理解为中国扩张全球影响力是错误的政治化理解。
作者:蒋新宇 2020-12-19
希望更多的中国青年能够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加速的时代大潮中,习得先进技能,为自己的人生赢得出彩与逆袭的机会,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戚易斌 2020-12-18
面对美国政客的倒行逆施,我们要继续晓之以理,阐明利害关系,在继续做好我们自己的事的同时,努力为全球治理合作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作者:董少鹏 2020-12-18
“为大众利益事,去一切嗔恨心。”不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但为救国救民醉心实业,张謇的一生始终在践行自己的崇高理想。
作者:唐华 2020-12-17
白宫即将更换新主人,中美关系也来到新的历史关头。下一阶段的中美关系能否在良性竞合中得以修复,考验双方决策层的博弈智慧。
作者:蒋新宇 2020-12-15
近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香港人民自由与选择法案”。该法案旨在为所谓“受到政治迫害”的香港居民提供政治避难和临时保护身份。
作者:乐水 2020-12-13
中澳作为成员国,理应为开放合作做出更多表率。希望莫里森政府能更多从建设性角度,审慎看待中澳关系,为两国的互利共赢多做有益之事。
作者:唐华 2020-12-10
惨痛的历史教训墨迹未干,严峻的现实疫情威胁阴霾不散,那些仍罔顾事实和现实的个人、团体或国家,最终不但自讨没趣,且极可能自食恶果。
作者:陶短房 2020-12-07
俄罗斯外交部称,澳大利亚的信誉已然粉碎;英美法等国对澳表达了支持态度;新西兰则表示“退出中澳争执,不选择任何立场”。
作者:蒋新宇 2020-12-06
如果美国立法者真的是从本国投资者的利益出发,就应该致力于为外国企业在美投资经营提供公平公正的环境,而不是处心积虑设置层层障碍。
作者:乐水 2020-12-05
用“去中国化”推动“文化台独”,进而实现事实独立的企图,注定是黄粱一梦,也必将遭到两岸人民的谴责和历史的惩罚。
作者:唐华 2020-12-03
对于中国来说,无论是谁当选美国总统,也无论未来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怎样变化,中国都应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我为主方针,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作者:乐水 2020-11-30
将中美关系与美国某些政客的过激言行做切割,这是中国对中美关系、两国人民利益的负责任表现,彰显了中国决策层的战略远见与国际胸怀。
作者:蒋新宇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