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权治理正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持续升级的新一轮巴以冲突,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当前国际人权领域的深刻分歧与困境。

本届夏季达沃斯专门设置“中国展望”议题,作为主办方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的前景备受关注。
作者:徐雪梅 2025-06-25
拉克森总理访华,有助于增进两国之间的战略互信和相互了解,为中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未来新的10年实现更大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者:宁团辉 2025-06-24
中方在以伊冲突的关键节点提出的“四点主张”,明确了中东危局的出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赏和支持。
作者:余国庆 2025-06-23
依托“战略耐心”与持续投入,经过30多年的战略互动,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合作已铸就坚实基础,必将开启更加光明的未来三十年。
作者:潘子阳 2025-06-20
从西安到阿斯塔纳,六国用两年的时间构建起了中国—中亚机制的“四梁八柱”。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已经落幕,但六国之间的合作正在迎来新的起点。
作者:乐水 2025-06-20
中方将与中亚五国共同弘扬“中国—中亚精神”,坚持永久睦邻友好,推动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取得更大成就,为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正能量。
作者:汤中超 2025-06-19
美国一而再再而三地破坏巴拿马与中国的正常商业合作,让人不禁要问,美国到底在怕什么?
作者:华章 2025-06-18
近年来,中哈命运共同体成色更足、内涵更丰富,实打实、惠民生的成果持续涌现,有力提升了两国人民的获得感。
作者:张也 2025-06-17
面对新的时代机遇,双方将深化战略对接,协力推动六国现代化进程,共同开启中国—中亚关系新的“黄金三十年”。
作者:潘子阳 2025-06-16
在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经济霸凌乱象频出的背景下,中国以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为中非携手实现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作者:马汉智 2025-06-16
对比中美双方的立场差异不难发现,中方更加注重共识的具体落地与执行,而美方则将协议视为阶段性的“权宜之计”,而非长期战略选择。
作者:文千字 2025-06-13
中国提高稀土的出口门槛并非试图对他国进行“封锁”或寻求“对抗”,而是希望通过透明化、法治化的管理框架,确保稀土资源应用于合法民用领域。
作者:乐水 2025-06-12
通过深化经济互补、政治互信、文化交流,中韩完全可以书写“合则两利”的新篇章,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国与国之间合作共赢的典范。
作者:华章 2025-06-12
此次通话及时弥合了双方在落实日内瓦共识上的分歧,为下一步经贸谈判和今后一段时间中美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
作者:王玙璠 2025-06-06
卢卡申科总统此访,不仅是对既有中白合作蓝图的坚定推进,更是在全球格局深度演变下对两国关系未来的再定义与再赋能。
作者:叶天乐 2025-06-06
亚太国家的命运应当由地区国家共同决定,而不应屈从于外部的霸权威慑。历史经验表明,盲目追随霸权主义终将付出沉重代价。
作者:乐水 2025-06-05
美国若又要“从实力地位出发”,以盛气凌人的姿态居高临下与中国谈判,甚至试图压服中国接受不平等条约,显然是打错了算盘。
作者:华章 2025-06-04
自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太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发展,不仅为地区和平稳定作出贡献,更为“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注入新动能。
作者:林铎 2025-06-03
在这些裁决的指引下,未来,特朗普政府很可能被拖入一个又一个的官司中难以抽身。
作者:汪子洋 2025-06-02
当孩子们昂首挺胸,右手高举向队旗庄严敬礼时,那整齐划一的姿态里,凝结着新时代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如同一幅鲜活的成长画卷。
作者:谢伟锋 2025-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