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智库动态

领军人物

智库名录

检索

- CCG在京成功举办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智库建设的样板

要闻

张亚勤:全球化是企业的一种心态和能力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走出去”并实现国际化成为中国企业的必然方向之一。实际上,中国企业开启国际化路径已经很多年了。回想上世纪80年代我在美国读书时,当时最有名的两个中国品牌就是青岛啤酒和北京烤鸭,别的就没有了。之后华为、联想和TCL等高新技术企业做了很多尝试,当然贸易等其他领域也有很多企业在这样做。
丘成桐:崇高的思想是创新最根本的基础
作为一个学者的观点来看,中国对整个创新的看法不够基本也不够崇高。而加强文化交流,进行改革开放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中国自古以来,明代、清代的创新能力就比不上汉朝、唐朝和宋朝,也就只有汉朝、唐朝、宋朝的开放比明朝大得多,汉朝从丝路就开始,唐朝更了不起,之后宋朝从海上丝绸之路开始,所以种种文化的交流是很重要的。
储殷:韬光隐晦和和平崛起永远没有过时
“一带一路”首先不要想把丝绸之路走通,只能在丝绸之路上找一些国家合作。二是千万不要说“一带一路”战略,反弹很大,做起来非常难。三是我们要在人力上、经验上、知识上做先期的积累,我觉得韬光隐晦和和平崛起永远没有过时。
赵庆明:人民币国际化要有持久战的准备
货币国际化,就是一个国家的货币走出国门,行使部分或者全部的货币职能。不到6年的时间,我们在中国的贸易项下接近20%,还没有超过20%,资本和储备项下要比重更小一些。我们现在不到6年从0到1/5,还是比较显著的。
程雁:人民币国际化亟待精细化管理
在未来基金互换的机制下,是不是能够推动人民币和美金之间的发行和投资项下的自由化,可能还要做更多细致的研究才能实施。三板、创业板方面的互换互兑,特别是新三板在港股创业板和深圳创业板之间的转换,OTC方面是不是可以做创新,这是可以探讨的。
王俊峰:国际化亟需培养现代法治思维与国际化人才
国内很多企业界的论坛谈法制的很少,今天我们谈的题目是“一带一路”和国际化,我觉得国际化也好、“一带一路”战略也好,法制思维还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刚刚讲到人民币的国际化,其实都应该要有非常强、非常重的法制思维,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和更好的未来。
陈爽:人民币国际化速度远远超出预期
从国家的角度正式把人民币国际化作为国家战略提出来是2008年以后的事情,尤其是上一轮的全球金融风暴之后,大家都觉得人民币应该在国际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所以当时来推这个事情。
郑永年:中国进行制度设计要警惕经济民族主义
过去几十年,全球化的形势很好,但现在却遭遇了困境。过去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跟国际接轨,但现在国际局势发生了改变,需要进行主动的调整,尤其是内部制度的设计和建设。在全球化环境下,中国进行制度设计跟建设要警惕经济民族主义。
查道炯:亚洲价值观最终要落实在提高亚洲人民生活水平上
作为学者,我们现在太急于创造新名词,新表述。我觉得建设共同体把这几个相通做好了,而且这几个相通也是外国人能听懂,大家认同的东西。
邱震海:亚洲价值观:中国该如何跟世界相处
中华文明的崛起绝对不是新加坡的崛起,不是香港、台湾、韩国的崛起,它是一片文明的崛起。但我们要思考,当谈到亚洲价值观的时候,与由西方为主导,西方硬实力导致出来的软实力到底是相冲突的还是相融合的。
金灿荣:“亚洲利益共同体”才能带来亚洲的趋同
中国是个超大型国家,用大国形容中国是不科学的,必须用超大型国家形容中国,如果我们有14.5亿人,那就意味着一个中国,相当于包括俄罗斯的两个欧洲,这是理解中国的一个现实,超大型国家的发展速度又特别快,因此一定要有强大的外部性。
郭盛:拥有工匠之心 避免赌徒心态
们提到美国,尤其是提到德国和日本,其实这些国家都有非常强大的工匠心态,做得非常好,他们也有创新。赌徒心态是蛮严重的事情,很多企业家企业搞得不错,但是最近股市让他们失掉了很多的方向。
徐小平:创新时代“粮草未动,兵马先行”
中国古代有句话,“树挪死,人挪活”,人才只有不断流动才能给这个人才创造价值,才能使这个人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我呼唤让人才流动得快。
莫天全: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创业”
在创新和创业过程中,要注意转型,随时调整方向,使其能一直沿着计划的目标发展。此外,还要有创新的思维,做“互联网+”,加快企业的发展速度。
余卫平:中国企业“走出去”要过五关
高端装备走向世界要过的关口很多,从全球化的微观层面,即企业全球化的层面,企业“走出去”有五方面的关卡,即标准关、文化关、社会责任关、品牌关或信誉关以及环保关。
王广发:人才培养要有前瞻性
今天培养人才必须看到20年以后的人才的标准和产业的标准。因为时代在发生变化,我作为校长,我给我们孩子们设定培养标准的时候,首先要定位于20年以后的国际产业的变化,以及应用技术、产业结构等的变化。这样才能保证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对人才的不同需求,才能保证相关人才的不断档。
崔明谟:“一带一路”战略将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新引擎
企业在国际化浪潮中必须要把握大势,企业的心中要有大格局,在大势和大格局中寻找商机。而目前的大势就是高水平地引进来,大规模地“走出去”。
曹德旺:“走出去”首先要了解所在国的文化
对于企业来说,“走出去”的第一要务仍是盈利,而要盈利则需要加深对当地的了解。《美国之音》之所以发表长篇报道提及福耀,因为福耀在美国的投资原来计划是4亿,但分析后认为对美国投资很合算,相比在中国投资更为合算,所以第二期的投资金额追加到了5亿。
吴建民:中国“走出去”应警惕封闭观念
封闭这种惯性害人害己,一方面堵塞中国的出路,阻碍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阻滞全球化的进程。目前,中国的企业正在大规模地走向世界,但是封闭的观念及其导致的危害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
陈启宗:商业创新并非只有美国模式
世界上并不是只有美国模式,美国的模式也并不是不无条件地适用于任何国家,例如德国和日本没有跟随美国的模式,但也取得了成功,德国的人均收入要超过美国高,日本则不一定。美国的模式是有其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还有地理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国有这个背景,别的国家没有这个背景。
何亚非:改革全球治理体系以应对全球化新常态
在全球化发展和现有国际秩序和国际秩序体系运转的70年,出现了一些无序的或者碎片化的现象,在这样的时刻中国确实需要考虑对全球治理体系,也就是全球化的治理体系进行改革、补充和完善,以适应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全球化的新常态。
王辉耀:全球化已迎来人才流动浪潮
当今全球化时代的发展,从全球货物流动,全球的资本流动,到全球的创新的浪潮,人才流动都有很大发展。现在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但这方面未来的浪潮,未来的全球化创新是什么?未来走出去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合作。根据报告我们发现中关村和硅谷的最大差距是人才。
龙永图:“命运共同体”是双赢战略的升级版
共同体概念实际上是过去双赢战略的升级版本,也是中国进一步肯定全球化趋势,参与经济全球化重要的思想基础。这说明中国在参与全球化的问题上不但没有动摇,而且有了更强大的动力和决心。
CCG在京成功举办2015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
为了充分发挥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化进程中新的领军作用,加快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把握经济发展、世界贸易、互联网创业、一带一路、亚投行、人民币国际化等时代热点话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特举办本次论坛。

介绍

2015年7月12日,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举办的“全球命运共同体与中国企业发展新思路--2015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在北京银泰柏悦酒店举行。这是国内首次探讨全球化与全球命运共同体的论坛,也是国内智库首次举办的广泛汇聚官、产、学各界精英的圆桌论坛。
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在博鳌论坛上提出了“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中国也推出了“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国与国之间在国际关系、经济贸易和文化生活方面的互相依存更加紧密,世界各国正在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为了充分发挥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化进程中新的领军作用,加快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把握经济发展、世界贸易、互联网创业、一带一路、亚投行、人民币国际化等时代热点话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特举办本次论坛。

现场

现场